(来源:千龙网)
昨天(22日),“我们的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公众参与项目成果展”在护国观音寺开幕。100余件实物模型、影像作品、文化地图等,系统展示了近两年公众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中轴画卷。
古建院落作为展厅,依托数字技术和艺术装置,100余件展品按照“硕果盈枝”“步履之间”“心之所向”3个篇章,生动呈现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展览中最大的展品,是一幅10米长的北京中轴线众绘地图。画面里不仅囊括了钟鼓楼、景山、故宫等15处遗产构成要素,还细致描绘了中轴线缓冲区内的文化设施等。
“这幅地图共收录了88个图标。文物建筑和开放空间周边,还标注了天桥杂耍、北京兔儿爷、烤鸭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北京民俗。”众绘地图项目负责人张观奇介绍,这是由70名志愿者,历时3个多月设计的中轴线文化地图,“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志愿者们还用图片和视频记录了中轴线上的文化活动,作为资料储备。”
万宁桥下的碧波、中山公园里的秋韵、紫禁城中的瑞雪……展览中还展出了大量摄影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公众镜头下的壮美中轴。《清乾隆京城全图》、社稷坛平面图等历史文献配合展出,带观众穿越古今,了解中轴线的历史脉络。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公众参与项目自2024年发起,吸引了超100万人参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监测部主任周子予说,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遗产监测巡查、文化地图众绘、遗产影像创作等主题活动成果。观众可以在数字屏上触摸老照片和手记,了解志愿者守护文化遗产的点滴日常,通过影像作品“漫游”古都。
展览结尾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通过互动展项参与中轴线知识库答题,观看中轴线保护成果宣传片。“期待更多人能够爱上中轴线。”周子予说。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