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1月22日,2025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在中轴线重要地标正阳门箭楼收官。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的首届赛事,本届大赛以“聚焦中轴文脉,推动创新传承”为主题,自6月启动以来,共征集国内外参赛作品5000余件,参与人次突破10万,覆盖人群近60万,成为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播与公众参与的重要平台。
11月22日,正阳门箭楼,2025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举行。主办方供图大赛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于平表示,以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为契机,本届大赛实现从“助力申遗”向“遗产创新利用”转变,聚焦文化价值的传播与创新转化。六大赛道——短视频、微短剧、平面设计、乐动中轴、科技中轴、使者达人,从视觉传播、艺术创作、科技赋能、青少年传承等多维度挖掘中轴线文化内涵。
其中,“科技中轴”赛道突出三维码、数字孪生、AI生成等前沿技术的创新应用。活动现场,京兆三维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60余件获奖作品打造专属三维码作品墙,每个三维码完整承载选手信息、作品内容及创作初心,实现文化与科技交融。
“乐动中轴”赛道汇聚青少年音乐创作,以现代旋律演绎中轴历史底蕴。“视觉中轴”赛道则通过短视频、微短剧、平面设计的形式,以青春化、艺术化语言重构中轴线叙事,展现年轻一代对文化遗产的深度理解与创新诠释。
“使者达人”赛道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超三万人参与报名及宣传事宜,征集到上千个涵盖演讲、才艺、非遗展示、提案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景山公园等遗产点,开展项目式学习,最终评选出11名“文化传播小使者”与5支优秀团队。
本届大赛特别注重青少年参与。青少年在短视频、平面设计、音乐创作等赛道中的比例显著提升,体现出大赛在推动“感知—守护—传承”文化梯队建设方面的成效。
大赛持续推进成果转化,推动优秀作品广泛传播,并拓展平台展播与衍生开发,实现“从赛事到传播、从创意到应用”的生态闭环。自2021年创办以来,大赛累计吸引56万人次参与,辐射人群超百万,征集作品逾20万件,成为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的重要推动力。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