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韶关发布
若问广府人,乡关何处是?许多人会想起一个地方——韶关。
这里是珠玑古巷的桑梓地,是迁徙史诗的开篇章,是千千万万广府家庭族谱上浓墨重彩的起点。今年初冬,当全球广府人的目光因恳亲大会而再次聚焦于此,他们将遇见一个既熟悉又崭新的韶关:她不仅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迎候归人,更以满城青翠、一江碧水的生态画卷,温柔拥抱着每一位游子的归来。
2024年,韶关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99.2%,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全市34个地表水市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连续五年获省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这一切,正是韶关作为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坚定守护这片土地纯净与生机的有力证明。
韶关市区青山绿水。韶关,这座被誉为“岭南名郡”的古城,如今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或缺的生态屏障,也成为广府人心中那片可触可感的绿色原乡。
得天独厚:
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绿洲
展开岭南地图,韶关静卧于南岭山脉的环绕之中,如同一块精心雕琢的翡翠。这里群山绵延,河网密布,森林如海,孕育着广东最珍贵的一片绿。
行走在韶关,最直接的感受是空气的清新与景致的葱茏。这座城市森林覆盖率极高,常年位居全省前列。穿行其间,满目皆是深深浅浅的绿意,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片无边的森林海洋中,无愧于“天然氧吧”的美誉。茂密的森林不仅调节着气候,更滋养着万千生灵,成为各种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家园。漫步林间,耳畔是鸟鸣虫语,鼻尖是草木清香,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自然课堂,让人忘却尘世喧嚣,沉醉于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发源于此的北江,如一条碧绿的丝带,串联起城镇与乡野,也滋养着流域的万千生命。韶关的水质清冽纯净,是粤北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千百年来静静润泽着南粤大地。江河流经之处,沃野千里,鱼米丰饶,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水乡文化。泛舟江上,但见两岸青山相对,绿树成荫,清澈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构成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更难得的是,在地球北回归线一带,大多分布着干旱的沙漠或荒漠草原,而韶关却奇迹般地保存着大片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绿洲。这是一份自然的馈赠,更是一方水土的生命奇迹。这里四季常青,生机盎然,犹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镶嵌在北回归线上,向世人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与无限魅力。
多彩画卷:
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生态诗篇
韶关的生态之美,美在丰富多元,美在层次分明,美在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景观,都诉说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动人故事。
丹霞山无疑是这片土地上最耀眼的存在。远远望去,熊熊赤焰在蓝天之下熠熠生辉,山石经亿万年风雨雕琢,形态各异,气势恢宏。然而,丹霞山不仅仅是地质奇观,更是一个完整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在看似嶙峋的山石之间,生长着众多适应了特殊环境的珍稀植物,展现着生命力的顽强与智慧。登临山顶,极目远眺,但见群峰耸立,沟壑纵横,锦江如带,环绕其间。晨曦初现时,云雾缭绕,霞光万道,丹崖碧水相映成趣;夜幕降临时,星空璀璨,万籁俱寂,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自然的呼吸。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草木,都承载着亿万年地质变迁的记忆,向人们诉说着地球演化的奥秘。
丹霞山。深入南岭山脉,又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山高林密,云雾缭绕,是众多野生动植物安居的家园。走进其中,仿佛步入一个自然的宝库,处处可见参天古木、清泉飞瀑,耳畔不时传来鸟鸣虫语,呼吸间满是植物散发的清新气息。这片绿色秘境,为无数生灵提供了栖息之所,也守护着生物世界的多样与繁荣。
南岭森林公园。韶关的生态还蕴含着温暖的疗愈之力。散布各地的天然温泉,如大地上馈赠的明珠,涌动着富含矿物质的暖流。许多温泉景区依山而建,与环境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绝佳去处。沐浴在温暖的泉水中,仰望星空,聆听自然,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随风而逝,只剩下身心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些温泉不仅带给人们身体的放松,更带来心灵的慰藉,成为现代人追求健康生活的理想目的地。
此外,韶关还拥有众多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栖息地。每年秋冬时节,成千上万的候鸟来此过冬,它们或在水中嬉戏,或在空中翱翔,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为韶关的生态之美增添了动态的韵律。
守护与传承:
绿色发展的韶关实践
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是韶关的幸运,而守护好、传承好这份绿色财富,则是韶关人坚定不移的使命。近年来,韶关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精心守护着每一片山林、每一条河流。
南水湖。韶关人民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与自然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智慧和文化传统。当地村民遵守着古老的乡规民约,保护山林水源,不滥砍滥伐,不污染环境,让这片土地始终保持着她最本真的模样。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韶关的绿色底蕴更加深厚。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更好保护,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这些努力,让韶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生态保障。
同时,韶关也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生态农业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得益于优良的环境,韶关出产的茶叶、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品质优异,带着山水的纯净味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许多农场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既保护了环境,又生产出安全健康的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韶关绿色产业迅猛发展。生态旅游也日益蓬勃发展。韶关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休闲体验相结合,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无论是登丹霞、访禅寺,还是游古巷、泡温泉,都能让人沉浸式地感受韶关的生态之美。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旅游服务,开办农家乐、民宿,让游客不仅能欣赏美景,还能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品尝地道的美食,感受淳朴的民风。
更为难得的是,韶关乡间依然保留着淳朴的田园风貌。白墙黛瓦的村落依山傍水,与周边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乡村画卷,唤起来访者心中最深处的乡愁记忆。这些村落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家园,更是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的承载者,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乡愁可寄:
广府人共同的绿色家园
对于广府人而言,韶关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历史的召唤,更来自于这片山水所带来的心灵归属感。当全球广府人重回祖地,他们在这里找到的不仅是族谱上的一个名字,更是一种与自然相亲、与山水相近的生活方式。
在珠玑巷里追寻先祖足迹,在丹霞山上极目远眺,在南华禅寺静心感悟,在温泉池中放松身心——每一种体验,都是与这片土地的真实对话,都是在重拾一份与自然相融的广府记忆。来到这里,仿佛时光倒流,让人重新连接起与祖先、与自然的那份深厚情感。漫步在古巷中,抚摸斑驳的墙壁,聆听古老的传说,仿佛能听到先人的脚步声,感受到他们当年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的勇气与决心。
登高望远,看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让人心胸开阔,忘却烦忧。在这片广阔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贴近自然,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这种感受,是在喧嚣都市中难以体验的,它让人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重新认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静坐禅寺,聆听钟声,闻着香火的气息,让人心境平和,思绪清明。在这里,可以暂时放下忙碌的生活,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与自然对话,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这种心灵的洗礼,是韶关送给每一位来访者的珍贵礼物。
浸泡温泉,让温暖的泉水包裹全身,感受大自然的疗愈力量。仰望星空,聆听虫鸣,所有的疲惫与压力都随之消散,只剩下身心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这种体验,不仅是对身体的放松,更是对心灵的滋养。
陈保成 摄
韶关所拥有的,正是现代都市生活中最为稀缺的生态资源:纯净的空气、清澈的水源、安全的食物、宁静的环境。这一切,构成了广府人心中理想家园的模样,也是韶关向世界广府人发出邀请的最大底气。来到这里,就像是回到了心灵的故乡,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安宁。
恳亲大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生态的体验。当世界广府人相聚韶关,他们将亲眼见证,祖地不仅保存着广府人的文化根脉,更守护着广府人理想中的生态环境。他们将在绿水青山间,重温广府人的集体记忆,感受祖地的生态魅力,重新连接起与这片土地的情感纽带。
这片绿色原乡,永远以最本真的面貌,等待每一位广府游子的归来。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能寻得到那份永恒不变的乡愁。当全球广府人在这里相聚,他们不仅是在追溯历史,更是在共同展望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未来。韶关,这片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必将以其愈发迷人的生态魅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最美丽的后花园,成为全球广府人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和生态乐园。
韶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铭珠
图片:张伟 部分图片来源:资料
编辑:李建群 陈艳 责编:彭娟 编审: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