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我是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恽梅。宜川路街道辖区内的中远两湾城是上海内环内规模最大的商品房小区,常住人口近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高达32%。面对这样一个体量大、结构复杂、需求多元的社区,如何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有效推动治理落地,是我们每天都在思考的课题。
我们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探索建立了“楼事楼议——小型业主会”议事平台,鼓励居民全过程参与社区事务。从电梯换新、儿童乐园微更新,到僵尸车清理、非机动车坡道改造,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推进,都离不开居民的智慧和力量。
图说:听取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梯换新工作。中远两湾城小区建成已有二十多年,不少电梯进入“高龄期”,故障频发,居民换梯意愿强烈。2020年8月,中远两湾城第三居民区147号楼的楼栋代表联系到中远三居委。在我的牵头下,我们结合文明创建“四个一”工作,广泛听取意见,搭建了多方参与常态化沟通的议事平台。换梯中遇到维修资金短缺的问题,由居民区党组织搭建平台,跟电梯公司召开了沟通会,双方达成了以前从来没有过的特种设备分期付款的做法。如今,小区206部老旧电梯中已成功换新200部,换新率达97.1%。
图说:带领小朋友开展“家校社”活动。除了小区内部的“微更新”,居民出行的“大难题”也同样牵动我们的心。在走访中,不少老年人反映就医出行不便——最近的两家医院都距离公交站点较远。我们充分考虑居民诉求,汇集民智民力,经过充分讨论,制定出DZ304公交线路详细方案,有效缓解了中潭路周边居民就医、换乘轨道交通的难题。
这些年的基层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社区治理没有捷径可走,唯有脚踏实地走访,真心实意沟通,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治理方案。通过扎实的“四百”走访,我们丈量民情民意,沉淀治理经验,形成多元协同、民主协商、精准施策、需求对接的精细化管理的社区善治良好局面。
有人叫我“百宝箱书记”,其实我不过是千千万万“小巷总理”中的普通一员。社区无小事,只要用心治理,用爱服务,就一定能让“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文明图景,成为基层治理最温暖的底色。
原标题:《服务大型社区,“百宝箱”书记有“绣花针”功夫 | 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
栏目编辑:解敏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上一篇:6100亿美元AI骗局,假的?
下一篇:聂九罗的疯刀冲出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