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期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在大会主题边会上系统介绍了中国零售行业在气候行动、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消费方面的探索。作为行业代表组织,CCFA将一系列本土化、可复制的行动经验带上国际舞台,让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不断增强的主动性。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企业及机构伙伴在COP边会现场合影CCFA在会上强调,近年来,一个显著变化正在发生:越来越多中国本土零售企业开始把气候变化视为“经营议题”,而不是遥远的全球话题。与传统依赖政策和技术驱动的路径不同,零售行业以一种更贴近日常、更贴近社区的方式正在让气候行动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它正在超越报告和指标,进入到消费者能够真实感受到的生活场景中。
例如,通过便利店、社区回收点、日常购物触点等微小空间,气候议题被嵌入城市日常生活;通过奶盒回收、店内互动、低碳消费激励等低门槛机制,可持续行为被更自然地融入普通人的决策;通过供应链降损、食物再分配和数字化管理,减少浪费、降低排放不再停留在企业后台,而成为消费者端“可体验”的公共议题。这些本土场景的设计,使气候行动从宏大概念向生活场景延展,成为本届边会最受关注的中国实践之一。
在供应链层面,CCFA展示的案例涵盖了低碳物流、标准化包装、产地培训和生命周期评估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提升效率与透明度实现降碳减损。在消费端,一系列围绕可持续生活方式设计的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使绿色消费不再只是一种理念,而变成一种可触达、可参与的城市体验。在国际议题连接方面,中国零售业通过参与全球主题日、开展店内传播和推进可持续采购,让“健康饮食”“海洋友好”“可持续农业”等全球理念在中国市场获得更生动的呈现。
此外,围绕可持续信息披露、行业治理能力与全球框架对接,CCFA介绍了其推进国际标准本土化的最新成果,并提出正在推动制定面向零售行业的统一ESG评价体系,以帮助企业在国际披露体系中形成更强的对接能力。与此同时,CCFA参与的绿色供应链国际合作项目也带来了关于农产品流通降损与减排的系统性经验,在产地端形成较高关注度。
在这场全球气候大会上,CCFA带来的是另外一种同样重要的气候行动方式:让气候变化“进入人们的生活半径”。通过把宏大的全球议题转化为便利店里的选择、社区中的回收、购物时的提醒,中国零售行业正在为公众提供一种更具参与感的气候行动入口。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多方伙伴同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进行座谈交流CCFA表示,这些本土化的可持续解决方案不仅正在服务国内的绿色转型,也正在成为中国企业与国际社会对话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