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旅中国)
初冬的云南临沧,山间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在北纬23°的“咖啡黄金种植带”上,23万亩咖啡园里,红果累累,一片丰收景象。
临沧属低纬高原地区,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拥有诸多不可复制的微地域、微气候等特殊自然资源,是业界公认能够生产出顶级咖啡产品的好地方,被授予“中国精品咖啡豆示范区”和“云南精品咖啡核心产区”。
受前期持续降雨影响,今年临沧咖啡成熟期较往年稍晚,但充沛雨水滋养下的咖啡果更显饱满,风味更足。在临翔区圈内乡,开秤首日,载满鲜果的拖拉机、三轮车络绎不绝,过磅声、扫码付款声此起彼伏,咖农日收入能突破500元,大家脸上洋溢着喜悦,丰收的活力格外鲜明。
在永德县崇岗乡大红山基地,包山村村民禹宏望着自家21亩咖啡地信心满满:“去年每亩收入6000元,今年花开得旺,果子结得多,肯定能增收。”
临沧咖啡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原料品质,更源于近年来全链条的提质升级——云佳咖啡庄园构建“种植—初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将“小果子”炼成“金豆子”。庄园内,技术培训课堂座无虚席,农户们认真记录着如何通过分级采摘、精准发酵提升咖啡风味。“过去种咖啡靠天吃饭,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果子直接卖到加工厂,还能在庄园务工增收。”包山村村民罗国华道出了众多咖农的心声。
永德县滇咖咖啡有限公司以“政府+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整合资源,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收购服务。公司销售经理王蓉介绍,通过采摘培训、分级收购、精准发酵三大核心环节,确保临沧咖啡“浓而不苦、酸而不烈”的独特风味。
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秋珀庄园,负责人赛敏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每个环节:通过加厚地膜抑制杂草、保持水分;依据土壤检测数据进行营养补充;坚持只采摘完全成熟的红色果实;并在水处理环节精准把控发酵时间,以淬炼出纯净迷人的咖啡风味。精细化带来好品质。2025年5月,秋珀庄园培育的“水洗巴天”的咖啡豆,在“首届卓越杯云南试点赛(COE)”中摘得冠军。
在临沧,不仅是秋珀。2021年以来,临沧咖啡产品在国内国际咖啡豆大赛评比中连续获奖,分别荣获冠军5次、亚军1次、季军2次、优质产品奖多次。
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咖啡产业发展,出台《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5年)》,从基地建设、初加工升级、科技赋能到金融扶持,打出政策“组合拳”。
临翔区借助沪滇协作、涉农资金整合等项目,支持咖啡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培育与品牌推广,成功孵化出云佳、昔归、1349等一批特色庄园综合体,全区咖啡鲜果年加工能力达1.26万吨。
临沧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临沧稳居云南省第二大咖啡主产区宝座。2025/2026产季咖啡鲜果预计总产量2.5万吨。“今年我们重点强化咖啡新农人培训,提升田间管护、规范鲜果采摘,为全产业链发展筑牢原料根基。”
今年5月,临沧市与知名咖啡连锁品牌库迪咖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领域深度合作,在临沧建设集预处理、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为一体的咖啡全产业链产业园,为临沧咖啡打通“从产地到门店”的直通渠道。目前,库迪咖啡全智能咖啡脱壳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实现当年落地、当年投产。
磅秤仍在跳动,车辆往来不息。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从标准化种植到全链条加工,从科技赋能到市场对接,临沧咖啡正以自然醇厚的风味和日益强劲的产业脉搏,吸引着四海宾朋来临沧品味这份来自北纬23°的醇香。
(图片由临沧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李绾心
上一篇:胡彦斌深夜向粉丝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