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天津11月22日电(记者李亭)记者21日从“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天津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海南自贸港将与天津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资源共享、强化优势互补、推进各领域联动,携手共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网络。
去年,天津自贸试验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签订了全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明确24项联动合作事项,在港航物流、文旅、海关监管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例如,在港航物流合作方面,洋浦开通至天津的内外贸同船运输航线,为华北地区外贸货物进出提供新的中转路径。在文旅合作方面,天津东方邮轮公司的“梦想号”邮轮在三亚成功首航;海南省博物馆与天津市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达成借展合作。在海关监管合作方面,天津海关与海口海关签署了《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合作备忘录》,办理了全国首票跨关区“保税租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
“我们将紧扣合作事项,深化海洋经济、大健康产业、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根据两地发展需求动态更新合作内容,实现‘成熟一项、落地一项’,推动琼津合作向纵深发展。”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港工委办)副主任王奉利说,下一步,双方将聚焦封关政策机遇,在零关税商品应用、产业链互补等领域突破。
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海南自贸港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关键领域的政策文件均已落地实施。目前,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的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基本完备,封关运作软硬件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全国首张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首个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先后出台实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开放程度位居全国最高,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实施范围也已扩大至全岛。
一组数据直观地展现自贸港政策红利释放成效:截至今年9月底,“零关税”三张清单进口货值达270.6亿元,累计减免税款50.9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征关税8.6亿元;15%个人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191.6亿元,15%企业所得税累计减免税额361.29亿元。
“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形态,正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率先探索和对接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发挥好海南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中的区位优势和独特作用。”海南省商务厅副厅长李枝平说。
谈及琼津未来协同发展,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王亚刚表示,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与海南自贸港持续深化资源共享、强化优势互补、推进各领域联动,围绕海洋装备制造、文旅、医疗、港口、航空航天、服务业、绿色低碳等多个方面,协同开展更多具备较高复制推广价值的制度创新和改革试点,努力在两地培育形成辐射带动力突出、国际竞争优势显著的特色产业集聚区,携手共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网络。
编辑: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