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要钢网)
3月4日,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工作人员顾玉洁一行在兴化市戴南镇不锈钢综合贸易示范区二期开展客户走访与能效服务,主动向示范区负责人仲旭升了解项目用电需求,以“满格电力”护航地方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走在江苏泰州兴化戴南镇的街头,随处可见的略显冷门拗口的店铺招牌,揭示着这座小镇与不锈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曾经,这里是以农业为主的苏中水乡小镇,交通闭塞;但如今,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已蔚为壮观,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年产量高达200多万吨,占据全国民营企业产量七分之一的份额。
这座小镇从回收不锈钢废料做起,一步步走成江苏千亿级不锈钢产业集群的中流砥柱。不仅仅是产业转型的结果,更内含着电力赋能的“密码”。
起步:电力点亮第一炉钢
兴化戴南地处里下河“锅底洼”地带,历史上水患频繁,农业资源有限。当地垛田灌排工程虽入选世界灌溉遗产,但农业难以支撑经济发展。这种困境迫使戴南人寻求非农产业突破.
20世纪60年代。戴南社会福利厂从常州武进引入不锈钢拉丝工艺,将收购的废旧不锈钢边角料加工成不锈钢丝,并生产电炉丝、手表带等产品。
由于缺乏原生矿产资源,戴南人将目光转向全国废旧不锈钢回收。这种“变废为宝”的模式解决了原料短缺问题,逐渐成为戴南经济的雏形。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戴南不锈钢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1982年,首家民营不锈钢厂投产。越来越多的戴南人分头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一部分人从事废旧不锈钢回收,一部分人在外销售戴南产品,形成了一个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巨型网络。
本地从业者也越来越多。当时在戴南,路边放学回家的小学生,河边洗衣服的老太太,可能都知道镍(不锈钢生产的关键成分)当下的行情。
至80年代末,全镇500多家企业年耗电超千万度。由于乡镇低压电网尚不完善,中频炉熔炼常因电力不稳被迫停工,企业只能自备柴油发电机应急,加速电网改造迫在眉睫。
1986年,兴化市供电部门协助戴南镇政府建设热电厂。两年后,3000千瓦机组的热电厂建成发电。结束了“三天一停电”的历史,为产业集群化铺平道路。
1999年12月,戴南镇迎来了首座110千伏变电站戴南变的正式投运,镇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稳定性得到显著提升。
扩张:电力驱动规模变革
在戴南,不锈钢产业规模最为庞大的当数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
2000年以来,兴达公司负责人抓住汽车和轮胎工业前所未有的发展黄金期,相继在戴南镇建成了八个分厂,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钢帘线生产基地,逐渐成长为全国驰名的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专业制造商。
2008年,兴达公司投资30亿元上马年产20万吨钢帘线第九分厂项目。
为配合该项目建设,兴化供电公司投资1.4亿元在兴达公司所在地戴南镇新建了220千伏同济变电站,使兴达新项目顺利接入主电网。2010年3月,兴达公司九分厂投运。
220千伏同济变电站的建设还缓解了戴南区域1100家不锈钢企业的用电负荷,为不锈钢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2015年6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批准戴南镇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为其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指明方向。戴南镇抓住这一契机,多元化投资30亿元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创新性地实现了不锈钢+市场、熔炼、酸洗 “三集中” 的全新模式,为资源循环利用构建起高效平台。
同时,戴南镇积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转型升级项目,致力于将 “城市矿产” 进行高质化利用,让废弃资源重焕生机。在充足电力供应与政策利好的双重加持下,兴达公司大力技术创新,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成为戴南镇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杰出代表,引领着当地产业不断向经济高效方向迈进。
2022年,兴达公司新建第三分厂及特种钢丝厂。由于原有的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已难以满足新增用电需求,该企业决定新建一座供电容量330兆伏安的220千伏用户变电站。但受疫情影响,原计划于当年5月竣工的新建变电站工期延误,无法按时投运。这将打乱企业的后续生产安排。
得知企业的困难后,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主动服务,为其紧急申请办理新装高压用电业务,新增总容量20兆伏安的8台35千伏变压器,就近接入220千伏帅垛变电站35千伏帅电2号线。此项改造仅用15天完成,保障了企业新增厂区的临时电力供应,直至同年11月用户新建变电站投运。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戴南镇的不锈钢产品涵盖40多个系列、1万多个品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在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戴南镇配套电网也在同步升级。全镇现有3座220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变电站,使工业用电容量提升至1700兆伏安,为戴南镇年产200万余吨不锈钢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转型:电力引领绿色革命
然而,戴南的发展绝非一帆风顺。
早在2018年,环保风暴就曾席卷戴南。因部分企业废水超标排放、废气乱排放严重等问题,戴南被环保部门实行“区域限批”。中频炉等落后加工设施泛滥,导致企业废水、废气乱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镇政府加大整治力度,陆续关停了471家烘房、353家中频炉企业。
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响应政府决策部署,“一企一策”推动节能减排改造,融入地方绿色低碳发展大局。
江苏申源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冶炼、热轧于一体的大型生产企业联合体。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在实地摸排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了一整套用能优化方案。根据方案,该企业建设了6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54.2兆瓦时储能电站,并将供水系统的老旧水泵更换为高效电机,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了碳排放。
得益于清洁能源技术的使用,2022年,申源集团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可,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在当地,越来越多类似企业正在崛起,产业升级焕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为加速戴南镇“中国不锈钢第一镇”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化进程,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稳步推进风电、光伏与储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作为江苏省2024年迎峰度夏的重点工程之一,总投资达2.6亿元的兴化110千伏华润新型储能电站顺利建成并成功投运。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戴南镇的绿色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标志着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当时,我们根据新型储能电站选址情况,就近选择从110千伏顾纪线T接线路架设,为储能电站本体供电,有效减少了该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国网兴化市供电公司发建部负责人介绍。
在澎湃电力支撑下,戴南镇不锈钢产业实现了不锈钢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整个不锈钢产业向高品质材料、高端零部件和设备等方向升级,向不锈钢制品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延伸,已形成了从原材料加工到高端制品的完整产业链,区域产业规模突破300亿。
如今,“不锈钢小镇”正向着新目标进发,电力人的身影也必将始终同在。(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