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畅通了,充电方便了,住着更安心了!”近日,官渡区双凤社区居民的真切感言,生动印证了当地电动车停放从昔日乱象频现到如今规范有序,官渡区纪委监委通过凝聚纪法合力破解基层治理痛点,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法治建设更见实效的生动实践。
电动车占道堵塞通行、占用消防通道埋下安全隐患、“飞线充电”等这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曾是困扰城市基层治理的难题。官渡区纪委监委立足主责主业,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区司法局牵头统筹各街道办事处,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数据研判、执法现场蹲点调研等方式,精准排查出“权限界定模糊导致不敢管、执法标准不一引发同错不同罚、后续监管缺位造成罚而不改”等三类核心症结。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官渡区纪委监委全程跟踪问效,推动区司法局健全职能部门协同机制,聚焦电动车治理执法难点,靶向研究破解路径。在区纪委监委的跟踪督办下,司法行政部门牵头构建“疏堵结合”的治理格局,创新探索“部门协同+政企民共建”模式深挖空间资源,累计完成67处智能车棚改建,新增电动车停车位2219个,同时建立“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居民承担一点”的运维机制,将居民充电费用降至每小时0.35元,不仅大幅降低安全风险,更有效节约了使用成本。
“将继续凝聚纪法合力,将监督效能与法治保障有机结合,精准回应群众急难愁盼,同时紧盯职能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对监管缺位、落实不力等问题严肃追责问责,以强有力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官渡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End
审核/昆纪宣
责编/殷雷 吕文康
编辑/李颜
文字/吕文康 申英畅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