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判明年银行业业绩稳健 聚焦成长标的
创始人
2025-11-21 22:51:49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6年渐近,多家券商研究机构对银行业在新一年的整体发展状况进行展望。整体看,市场预判银行业营收利润将保持平稳态势,净息差压力缩小、手续费收入企稳回升等因素将筑牢行业业绩底盘。同时,一些机构也在关注银行增长动力与长期价值,认为部分银行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2026年上市银行业绩预期平稳

“稳定,仍然是2026年银行业业绩的大概率情况。”中金公司研究表示,预计上市银行营收利润同比保持平稳,主要源自净息差压力进一步缩小,包括降准以及有限地对称降息,政策更加重视降低负债成本、保护息差;信贷投放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主要源自信贷需求疲软以及风险补偿不足,社融增速则取决于财政政策;经过几年的降费让利和高基数压力消化,手续费收入增速有望企稳回升;预计行业供给侧改革加速,主要表现为银行牌照数量快速减少,行业竞争和经营格局改善。

国泰海通证券银行团队也表示,2026年上市银行业绩预期平稳,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有望实现同比正增长。利息净收入增速有望优于2025年。信贷规模预计同比多增、增速持平或微降,一方面隐性债务置换消化已过半,宽财政持续发力撬动项目需求,另一方面零售进一步少增空间有限,个人信用修复利好银行贷款客户扩围。息差受益于高成本存款到期重定价和活化率边际改善,降幅有望逐年收窄,2026年部分存款改善幅度突出的中小行息差或见底企稳。非息方面,代理和结算业务扎实的银行中间收入或有不错表现,但其他非息有不确定性。

“展望基本面,延续当前筑底趋势。”中信建投证券银行研究团队指出,从规模看,信贷增速将保持在7%至8%左右,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目前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尚未明显改善。期待在消费贷贴息、国补等政策持续加码下,中小企业、零售信贷需求能够逐步改善。从价格看,资产端定价仍有下行压力,负债端成本持续优化下,息差降幅收窄。央行在降息后同步引导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呵护银行净息差的意味浓厚,预计未来对称性降息或将是常态。非息收入方面,中间业务收入持续改善,三季度债市走弱下其他非息有所拖累。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中间业务收入趋势向好,债市波动叠加高基数下其他非息预计将拖累营收。资产质量方面,不良率保持稳定,零售贷款风险仍在暴露。

部分机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关注业绩稳健性的同时,市场也在捕捉更具成长性的银行股。

“当前市场对银行股的认知仍高度集中于‘高股息’和‘防御性’,但对于其内在增长动力和长期价值定价存在显著分歧。”开源证券研究提出2026年银行业投资逻辑是买“高股息、防御性”,同时关注银行增长动力与长期价值。

该机构从“稳健锚”与“增长帆”两个维度构建起银行的价值逻辑。其中,“稳健锚”指银行坚实的净息差底线、优异的资产质量、丰厚的拨备覆盖和稳定的分红政策,这是价值的压舱石,对应“红利重估”逻辑。“增长帆”指银行在金融市场及同业、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交易银行、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差异化能力所带来的非息收入增长和估值溢价,这是价值的推进器,对应“能力定价”逻辑。“增长帆”的具体观察角度包括,稳定较高的风险调整资本回报率,强调风险调整资本回报及使用效率;财富属性及客群基础占优;不良结构优且稳定、不良处置能力强、平滑业绩能力突出;金融市场投资能力强且调节能力佳。

中金公司认为,部分机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科技应用以及监管周期的外围约束条件在变化,经营压力倒逼更多机构调整公司战略和经营模式,真正实现从规模诉求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一是按照业务发展规律组织优化生产要素以实现专业性目标,运用科技大数据等技术以及调整考核以提升战略执行落地效率,信用卡、财富管理、理财资管等细分业务的市场份额变化印证了上述判断以及演化;二是回归本源,更多银行经营焦点转向目标客群的获取与经营,相应经营结果可以从负债成本、负债结构等指标跟踪观察。

多路资金具有较强增配动力

从资金面分析,中信建投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认为,险资等长期资金、“国家队”、公募基金未来增配银行板块的动力都比较强,预计增配资金规模或每年在5000亿至6000亿元,能够带动银行板块股价进一步上行。

具体而言,保险公司对于高股息权益资产配置需求加大。银行板块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特征,成为险资配置的重点板块。而银行板块作为权重蓝筹股,“国家队”对ETF的增持能够托底银行估值。同时,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落地,目前银行板块明显低配,部分较比较基准欠配的银行将有望获得增量资金注入,估值具备提升空间。银行业公募基金配置权重为4.05%,而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为12.16%,低配程度为8.11%。

板块配置上,中信建投证券银行研究团队表示,国内银行实际经营和预期的底部进一步夯实,以底线思维、高置信度、高胜率为核心诉求的配置型需求安全边际进一步提升。但由于经济环境目前尚未显现强劲复苏特征,因此银行板块内部仍难以全面切换至顺周期品种,继续看好高股息率红利策略。

投资层面,中金公司研究表示,作为金融基础设施,银行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仅少数上市银行录得两位数增长,高股息投资成为主要范式,高股息财务指标录得更需要高质量发展。国泰海通证券银行团队建议,重点把握三条主线,即寻找业绩增速有望提升或维持高速增长的标的,重视具备可转债转股预期的银行,以及红利策略仍有望延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智慧互通拟赴港冲刺“高精度AI... 10月31日,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智慧互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冲刺港股“高精度AI...
福州不见外丨我在英国教“狗拳”   在英国南部海岸线上,有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布莱顿,这里距离福州超过9600公里。55岁的尼尔·...
来宾林业在邕广发“邀请函”:向... 转自:来宾发布11月21日,由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和来宾市人民政府主办,防城港市、梧州市、钦州市人民政...
一中学男生穿裙子戴假发跑步夺冠... 新京报记者 刘锦涵 实习生 蒋处宁 制作 罗伟伟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1...
霸王茶姬创始人发朋友圈辟谣:此... 近日,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婚礼一事,成为舆论焦点。11月21日,张俊杰本人通过朋友圈证实了这一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