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李萍)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当天,“敢作气候担当,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活动在北京科技职业大学举行。活动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国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国气象学会共同主办,聚焦青少年从校园到国际舞台为应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积极行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显示,日益频繁的洪水、干旱和极端天气正威胁着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教育等权利。“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更是一场儿童权利的危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桑爱玲表示。为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今年5月发起了“敢作气候担当”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邀请广大青少年提交自己设计并实施的气候行动方案。
活动现场,参加2025年中国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倡导活动的青少年代表分享了创新解决方案,并介绍了他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上向各国参会代表展示这些方案的经历。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矫梅燕,女子跳水运动员、“敢作气候担当”气候行动守护者陈芋汐,在活动现场呼吁青少年为应对气候变化主动作为。
世界儿童日到来之际,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下,中国48个市县和30多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学校组织儿童和青少年利用生活中产生的可回收物品创作并展示了“气候朋友”艺术作品和手工作品,以多种形式提升公众对于气候变化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认识。
据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成功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关于保障儿童权利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双方表示,将继续积极推动儿童和青少年气候意识提升、支持儿童和青少年参与设计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打造“气候适应为儿童”的气候韧性社会。
原标题:“敢作气候担当,点亮儿童未来”世界儿童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