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1日,2025年西城区教育科研月开幕。未来一个月里,该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和教育专家将围绕五育融合、数智赋能教育等热点问题,开展66场研讨、展示与交流活动。
本届科研月围绕“融通·赋能”关键词,旨在推动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助力西城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让我们在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分享了校本教研基地建设经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围绕《集团融通:构建高质量教育生态的实验探索与范式创新》主题,介绍集团化办学中的“融通”路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以《大中贯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为题,阐述基础教育与高校协同育人模式。
科研月期间,一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2月19日,搭建广阔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与智慧共享。各类分论坛将采用 “5+1+X”模式,包括五育融合课程生态构建、数智赋能教育数字化、评价牵引育人方式变革等 5 类常规论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大家谈”特别论坛,以及各学校自主申报的独立论坛。
继2024年西城区青少年创新学院成立、首批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揭牌后,2025年,该区再添“跨界”合作新成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2家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成为第二批青少年创新实践基地。
为持续推进“央地校伙伴合作计划”落地,西城区教委还与北京移动签订合作协议,在近期已启动“西城区教育AI服务平台”试点的基础上,双方持续深化战略合作,聚焦“教育+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共建智能教育基础设施、打造智能创新示范应用场景,助力教师在数字时代的深耕与创新,系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