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下,职场人的升级新路|鸿蒙职场用户画像
创始人
2025-11-21 18:17:07

他们是如何集体升级的

目录

01 谁在升级:“智感先行的一群人

02 职场演变:“无界办公”即将重写KPI

03 用户心声:适应之后,越用越香

① 搭上“鸿蒙快车”去尝鲜

② 很“特别”的升级初体验

③ 九成用户提效明显

④ 从“可用”到“好用“

引言

2025年是AI大年,也是人机协同元年。AI的爆发引发了千行百业的变革,并开始颠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当算法重塑生产力底座,人与机器的边界被迅速打破,智能化能力正成为各行各业竞速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鸿蒙操作系统的创新体验、应用生态、设备普及等方面也同步迎来了加速度,并点燃了一波职场办公模式的升级。

当一个大趋势来临,先“吃螃蟹”就等于先吃到红利。那当鸿蒙浪潮来临时,率先使用鸿蒙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因素促使他们拥抱鸿蒙?他们的体验如何,真的吃到了“鸿蒙红利”吗?

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发起《AI浪潮席卷职场,谁在其中快速升级?》大调研,并挑选了几位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的真实鸿蒙用户进行访谈。他们分别是:策展人余胜峰,设计师刘建胜,律师戴超,以及投资人刘奎军。

通过深入他们的工作日常,去记录他们分享的亲身体验,看看升级鸿蒙后的真实感受,鸿蒙有哪些惊喜,又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看看鸿蒙能够在哪些方面切实提升职场表现,启发我们以正确的姿势,和未来职场机会实现“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本次调研报告《鸿蒙职场用户画像》,在这AI当道的2025年,为那些想再往上“推”自己一把的职场人,找到一份真实可靠的《专业升级密码》。

Part 01

谁在升级:

智感先行的一群人

在当前的职场中,鸿蒙的用户仍属于少数人群。我们通过问卷调研,找到了515位在职者正在使用或已经准备在3个月以内使用鸿蒙5及以上系统的设备,其中63.3%是鸿蒙5或鸿蒙6的现有用户,36.7%是已经准备在3个月内转化的潜在用户。后者可以理解为对鸿蒙有兴趣或者有认知,是准用户人群。

这部分人群拥有一些显著特征:对新技术敏感、认同并积极体验,可谓智感先行者。

本次调研发现,正在使用鸿蒙的现有用户中,企业管理/行政(25.4%)和互联网/科技从业者(21%)占比近一半,该职业分布有效反映职场中决策层与技术敏感型用户对鸿蒙系统的感知与需求。

调研数据显示,正在使用鸿蒙或三个月内即将使用鸿蒙的用户中,近半(42.3%)的用户认为AI等新技术对职场效率提升的作用显著;另外,更多(45.6%)的用户认为有一定帮助,合计有近九成(87.9%)的用户明确认可AI等技术对工作效率的积极影响。结合上一题的职业分布可知,他们中大多数对新技术的关注和了解比一般人更多,因此对新技术表现出普遍的认同,更愿意积极尝鲜

同时,这也是一群积极行动的人。他们中在近一年内主动利用新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的占比达到压倒性的95.1%,在AI浪潮下积极逐浪而行。相比选择升级或更换设备(人数占26.6%),大多数人选择升级或更换系统(61.9%)或下载使用新软件(61.6%),或者学习新课程/新工具新方法(52.8%)。考虑到鸿蒙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升级到鸿蒙往往也意味着需要下载/更新软件,学习使用新工具。可推测,这部分人群有相当高度的重合。

Part 02

职场演变:

“无界办公”即将重写KPI

在多设备协同成为职场常态的今天,终端设备的选择直接反映了办公模式的演变。

在对日常工作中最依赖的终端设备组合调查中发现,有83.5%的鸿蒙用户和准用户选择了手机,74.6%选择了笔记本电脑,二者均远超50%,并与其他选项拉开较大差距。可见,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是现代职场中鸿蒙用户和准用户绝对核心的工作终端,且手机占比高于笔记本电脑近十个百分点,清晰地指明了移动办公与多设备协同办公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职场人亟需打破时间、空间和设备的壁垒,实现更灵活高效的跨端协作。

然而,设备数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新的办公痛点。随着多设备、移动办公需求增加,“效率瓶颈”逐渐凸显:跨设备协同(46.6%)、多任务卡顿低效(46.4%)成打工人最大痛点,数据安全 / 隐私担忧(44.7%)紧随其后;此外,软件兼容性、设备智能不足、续航短、团队协作难等问题,困扰超三成客户。这些痛点一致说明,一个能够跨端流转自如、多任务运行流畅且安全智能、低耗持久的解决方案,将成为现代职场刚需。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大多数职场人认为,理想的办公系统最应具备的特性包括数据加密与安全防护(58.3%)、AI智能助手(如语音交互、自动化任务)(55.9%)、更丰富专业的办公应用生态(53%)、跨设备无缝协同(51.7%)和流畅的多任务处理(51.5%)。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其他痛点如何强烈,安全需求永远占据首位。这与当前数据泄露风险加剧的职场环境密切相关,也是很多用户升级到鸿蒙系统时的首要考虑之一。

基于对现状的感知,用户对未来职场趋势的预判更凸显了技术变革的必然性。从现有数据看,用户普遍预期AI将深刻重塑工作模式,呈现协作线上化、组织小型化、时间弹性化、能力AI化的趋势。这种趋势恰好与鸿蒙系统深度融合AI、强化跨端协同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最有看点的是,认为未来职场中AI“人机协同”能力将成为KPI之一的人多达52.6%,共识程度超过所有其他趋势。

Part 03

用户心声:

适应之后,越用越香

搭上“鸿蒙快车”去尝鲜

鸿蒙系统的用户增长轨迹,折射出其在市场中的渗透速度。

鸿蒙的现有用户群中,体验鸿蒙5及以上系统的时间普遍不长:一年以上的仅10.4%,6个月-1年的有16.6%,3-6个月的则高达33.1%,更有39.9%的用户是在3个月以内才开始体验的。加入鸿蒙的时长与人数占比呈负相关,形成“使用时长越短、用户占比越高”的倒金字塔结构,显示鸿蒙用户在近一年内呈加速增长之势。据官方数据,从去年10月份鸿蒙5启动大规模公测以来,鸿蒙终端设备数量急剧增长,到今年10月份已突破2300万,印证了鸿蒙不断增强的市场吸引力。

本次采访的四位鸿蒙用户,每一位都拥有两到三台鸿蒙设备,有的甚至更多。

戴超律师从去年底把手机升级到了鸿蒙5,今年又先后入手了鸿蒙电脑和freeclip二代耳夹耳机。由于鸿蒙在跨设备互通这方面做得很好,这三款产品现在都成了他工作生活中重度使用的设备。

策展人余胜峰常用的鸿蒙5设备有两台,一台是三折叠的手机,还有一台是折叠屏的电脑。它们满足了他的日常娱乐、办公,还有出行消费各种场景。

设计师刘建胜则在他自己的设计公司,部署了许多鸿蒙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

在我们调研的鸿蒙现有用户群中,在用鸿蒙设备只有1台的仅占47.5%,其余52.5%的用户持有不止一台。其中同时使用2-3台鸿蒙设备的用户为主流,显示大多数鸿蒙用户已经在体验跨端协同的乐趣,也表明鸿蒙通过设备协同构建的便捷体验已获得一定的市场认可。

很“特别”的初体验

升级鸿蒙系统之初,大家多多少少都经历过一个适应的过程。

策展人余胜峰坦言,他本来是冲着华为产品超绝的硬件而购买鸿蒙产品的。刚开始从其它系统切换到鸿蒙,感到很不适应,比如想在看视频时发表图片评论,却支持不了。

直到有一天,他意外发现,小艺在他收到航司确认航班的短信后,主动提醒他下载一些小游戏和小视频,以打发飞机上的无聊时光,甚至还贴心地给他推送了B站上他常浏览的频道,供他挑选喜欢的资源。

余胜峰工作中经常需要拍照、分享。以前需要用微信拍照转发的时候,是默认调用那个照片会压缩的微信拍照界面,但升级后,他发现微信调用的是系统原相机的完整功能,拍摄时可以调整XMAGE的设置。

这些从未有过的体验,让他对鸿蒙有了新的看法。

投资人刘奎军回忆,自己最初升级到鸿蒙6的首要考量因素就是安全。金融行业是非常重视安全的,现在各种隐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而鸿蒙系统的安全管理让他觉得比较靠谱。它的底层安全机制能有效地拦截一些恶意软件,保护交易账户的信息,应用授权也非常可控,隐私防护也比较给力,像文件、数据等都可以加密存储和加密传输。在安全有了保障的前提下,体验前沿科技的好奇心也促使他选择了升级。

设计师刘建胜使用鸿蒙设备,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一开始,他只是使用了很多华为的终端产品,当他点击升级时,甚至没想太多。后来,他发现鸿蒙是一个很特别的系统,甚至很多操作的模式切换都不太一样。“刚开始去切换到一个系统,一定是会有很多习惯性的不便。鸿蒙5,它本身有它独特的一些功能跟特质,我们首先是要去研究它,然后就发现它有很多好的东西。

本次调研数据也显示,鸿蒙正在凭借独特的生态体验和过硬的技术实力赢得用户主动选择。31.3%的用户主要是被其创新的场景化体验与跨设备协同能力所惊艳,成为鸿蒙最大的吸粉原因。其次,卓越的系统性能与流畅度构成了24.2%的用户选择动机。

九成用户提效明显

调研结果显示,对于使用鸿蒙系统后工作效率提升程度,其中47.2%的用户认为有所提升,43.9%的用户认为显著提升,意味着超九成用户在使用鸿蒙系统后工作效率获得提升,其中近半数感受显著。这些强有力的实证效果,成为更多用户选择加入鸿蒙的重要驱动。

投资人刘奎军经常要看很多的研报和财报,在一些周期性的、研报密集发布的时候,因为精力有限,不可能每篇都仔细看。升级鸿蒙后,小艺可以帮忙提炼研报和财报的核心观点,提取关键信息,为他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设计师刘建胜发现,升级鸿蒙后,日常团队开会这件事立刻变得非常高效。内部临时需要开会时,钉钉可以一句话语音拉会,当场就可以把指定同事拉进来开会,而且整个会议从开始到结束,还有AI纪要和会议摘要功能,这大大提升了他们整个团队的沟通效率。

目前看来,用户对鸿蒙互联、智能、流畅、安全等方面的价值感知整体表现出较为均衡的态势。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各项特性在不断增加,用户仍然处在探索体验过程中。日常用户使用最多的应用,其创新特性自然也最容易为用户所感知,比如微信(如可调用系统原相机),近半(49.7%)用户认为其对工作帮助最大;并列第二的是鸿蒙系统的多任务运行流畅和敏感数据授权,分别有46.3%的用户认为其对工作帮助最大。此外,用户对于AI防窥、加密分享等安全功能对工作的价值,感知也十分显著。这一结果与Part 2中“安全需求排第一”的结论形成呼应。

对于流畅度,投资人刘奎军有明显的感受。以前他的三折叠手机在使用中进行小屏变大屏切换时,屏显偶有卡顿,有时候视频的播放也会出现重启的现象。升级之后这种情况就没有再发现,体验就比较流畅。

戴超律师则被鸿蒙的跨端协作惊艳到,比如手机拍摄的证据照片可以秒插入电脑端的WPS文档,反过来电脑端可以直接调用手机端的图片,十分丝滑。

在设计师刘建胜所在的办公家具领域,动辄一个G以上的3D MaX文件往往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来回传输,而鸿蒙手机和电脑等设备只需要一碰即传,还能做到一发多收,让他们感到非常兴奋。

至于小艺,似乎在每位用户的日常工作中都能大显身手。小艺的一圈一问为设计师刘建胜和投资人刘奎军即时解答各种问题,满足时刻冒出来的好奇心并提供各种灵感;戴超律师日常用小艺摘录卷宗、搜索案件相关信息,甚至还能针对一些较复杂的案件提供多角度的解析和思路,给到有价值的启发。

策展人余胜峰发现了小艺的更多惊喜。小艺可以在环境极其嘈杂的约车情景下替他接电话与网约车司机沟通,随后帮他归纳关键信息并导航到清晰的上车位置。他甚至想,现在很多骚扰电话,在另一头说话的都是AI,如果这时让小艺来接管,那么两个机器人是不是可以一直聊下去,直到对方欠费为止。

除此之外,鸿蒙也没有让那部分出于安全考量选择升级的用户失望。

余胜峰感受到,鸿蒙在个人隐私及安全这块是做到极致的。比如在某些场合,想关闭像麦克风地理位置、相机的权限,只需轻轻双击一下电源键就可以全部搞定。即便忘了关闭这些权限,“比如说我现在需要调用相机,它也会给我温馨提示是否开启该权限,让我时刻知道我的应用在调用哪些涉及隐私的权限”。

对此,戴超律师也有同感。“比如我需要在开庭时间,看一些保密材料的话,鸿蒙的AI防窥技术可以在别人注视时,自动隐藏敏感内容。”

从“可用”到“好用”

整体来看,鸿蒙的用户满意度高达93.0%,其中近八成用户对鸿蒙系统给予积极评价(如发现了很多好用的玩法、老机如焕新,丝滑到意外),打出了“惊喜”或“好用”的高分(76.1%)。这说明,鸿蒙已跨过“能用”门槛,进入“好用”阶段。持续的高满意度有望形成好口碑,刺激老机升级;随着用户数的持续扩大,鸿蒙生态的不断完善,正向口碑更有望从“值得探索”上升为“必须升级”,反哺生态加速扩张

数据显示,这些正在使用鸿蒙5及以上系统的用户中,超九成的用户愿意推荐鸿蒙系统。鸿蒙系统的超高净推荐值(NPI)主要在于其提升工作效率(59.5%)、保障安全可靠(58.0%)、实现便捷多设备协同(52.1%)以及提供创新智能体验(50.6%)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这些用户既享受探索的乐趣,也拥有积极尝鲜新科技的热情,他们的超高推荐率意味着鸿蒙的用户裂变正在发生。在效率与安全的绝对优势下,多设备协同和创新智能的强大加持,将使鸿蒙的势能进一步放大,成为生态扩张与新机销量的核心加速器。

具体来看,我们发现在鸿蒙用户的工作日常里,办公/协作类应用的使用频率整体上非常高,甚至能与当前国民级社交平台应用扳手腕。

微信(67.8%)稳居首位,企业微信(51.8%)排第二,抖音与腾讯会议同档(46.9%),WPS、钉钉、腾讯文档和百度网盘在30-50%之间。他们的内容消费与创作则高度集中在微信、抖音两个头部社交平台,其他非办公应用的渗透率普遍在30%以下。

在全新的鸿蒙系统中,用户体验的是全新的应用玩法和调用机制。因此,生态内的流量分配格局仍在动态调整,这使开发者在鸿蒙生态中获得重新竞争的可能。对一些专业应用来说,如果开发者能够更快适应新的机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就有机会快人一步吸引到更多用户,享受鸿蒙带来的流量红利

再看创作/设计类应用,剪映专业版渗透率14.7%、中望CAD仅8.9%,万兴脑图、喵影等不足6%。表明生态内“深度内容生产力”工具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也为应用开发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在一些专业领域,用户期待更多行业级的专业创作工具,尤其是CAD、3D建模等高性能应用加入。

当然,作为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生态,鸿蒙生态仍在完善中,想要在成熟的操作系统市场走出一条新的康庄大道,鸿蒙还有一段路要走。

根据调查,当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用户在使用鸿蒙系统过程中,遇到的两个最大的难题:设备兼容性问题(43.6%)和部分办公软件适配不完善(40.8%)。另外,还有少部分用户遭遇过跨设备协同卡顿(31.6% ),长尾应用缺口( 30.7%)等问题。

用户反馈的痛点也为未来优化指明了方向。要想服务好重度依赖各类办公软硬件的职场人,鸿蒙生态在“硬件互联、软件好用、AI更懂”三大环节仍有迭代空间。

比如涉及到法条案例等方面,戴超律师表示,还是需要在北大法宝等平台上进行检索和核验。而法律人常用的Alpha等应用目前还没有适配鸿蒙,希望可以尽快看到他们加入。

策展人余胜峰认为,“鸿蒙今天走的路,是一条之前没有人走过的路。只有大家都往一个方向去走,这条路才能走得越来越好”。

他相信并期待,“在华为和它的生态伙伴在跟用户真诚相待的情况下,这条路能够加快它的进程。”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不仅很多鸿蒙应用加速更新迭代,还有很多应用选择在鸿蒙上独家首发。

设计师刘建胜最近发现,鸿蒙6系统生态下独家首发了一款非常热门的3D影像应用名叫Remy,能够通过普通视频拍摄,自动生成可交互的立体空间记忆。通过它,可以随时在公司的办公家具体验馆拍摄3D互动视频,仅用手机拍摄就能为新推出的办公椅创建一个可自由漫游的立体沉浸空间,既能360度展示新款办公椅,也能360度展示整个家具体验空间。

他们团队正在熟悉该应用,“如果说这个技术成熟,对我们来讲我们应用一定会更多”。

随着鸿蒙的持续迭代与第三方适配加速,上述痛点每下降1个百分点,都将直接转化为更多用户升级与新增购买的关键动力。

最后,对于鸿蒙系统未来的发展,用户对“更强的 AI 自动化办公功能”的期待最高。用访谈嘉宾戴超律师的话来说,即“把基础工作交给AI,人类负责决策”。

期望鸿蒙系统能打破平台壁垒,将鸿蒙的无缝协作扩展至与其他操作系统下设备的兼容,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多平台办公的场景需求。

此外,续航优化及应用生态完善两大方向,希望鸿蒙生态持续进化,所有应用完成适配与升级,在生态内高效、低耗地并行不悖,构建全场景的智能办公应用生态。

结语:

下一代智慧办公新篇章

回到产业现实,鸿蒙生态的演进速度远超预期。从鸿蒙5启动大规模公测到终端设备突破2300万,头部应用率先完成深度适配,从93%的用户满意度到超九成的效率提升感知,这份调研清晰勾勒出鸿蒙生态“从单点突破到全面起势”的发展轨迹。当前,鸿蒙不仅完成了“能用”的基础验证,更通过跨端协同、AI智能、安全防护等核心能力,快速向“省时 + 省心”乃至“好用+好玩”的体验新阶段推进。对职场人而言,每一次操作简化、每一分钟时间节省,每一个思路的启发,都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增益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本报告发布之际,搭载鸿蒙6的Mate 80系列手机即将正式发布。这无疑将成为鸿蒙生态扩张的“关键变量”。作为搭载鸿蒙6的旗舰机型,它是华为硬件创新与系统优化深度结合的集大成者,更是鸿蒙职场效率优势的集中展示,不仅将吸引更多职场人“换机上车”,更有望加速第三方应用开发者聚焦生产力场景的适配开发,推动终端规模突破临界点,强化“用户增长-应用丰富-体验提升”的正向循环,驱动鸿蒙从“小众选择”向“主流标配”跨越。

站在AI与多端协同的时代风口,鸿蒙的意义早已超越单一操作系统:它既是职场人提升效率的好帮手、好伙伴,也是应用生态重构的“流量红利”,更是应对AI 浪潮最朴实的逻辑—— 不只紧跟技术潮流,更要通过落地的优化,让每一位职场人在日常中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以更轻松的状态应对工作挑战

正如策展人余胜峰所言,“AI时代的发展不可逆”,而鸿蒙正在书写属于下一代智慧办公的新篇章,为广大应用侧的创新、为整个应用生态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同时,为每一位职场人,以及广大企业,提供一份拥抱未来、顺应未来、把握未来的升级“新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枫叶教育(01317.HK):... 格隆汇11月21日丨枫叶教育(01317.HK)公告,根据对集团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年度(「2...
长源电力(000966.SZ)... 长源电力(000966.SZ)公告,公司收到招标代理机构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发出的《中标...
美丽生态(000010):控股... 深圳美丽生态(维权)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美丽生态,证券代码:000010)11月21日公告称,公...
投资者提问:提问西部矿业董事长... 投资者提问:提问西部矿业董事长:西部矿业之玉龙铜矿和茶亭铜金矿,量价齐升戴维斯三击,请公司说明?董秘...
泰恩康控股股东孙伟文解除672... 11月21日,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1263,证券简称:泰恩康)发布公告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