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立足根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的顽固难题,福建省将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宣传引导作为专项整治行动的先手棋,通过创新宣传模式、拓宽传播渠道,全面提升群众防范意识与经营者主体责任,从源头上净化农村消费环境。
精准宣传,让知识“看得懂”。针对农村市场信息不对称、老年群体理解能力有限的特点,着力推动宣传内容的生活化与可视化。通过创作通俗易懂的押韵横幅、发放图文手册300余份、张贴规范指引与明白卡50余张,将专业表述转化为群众“一眼清、一口明”的日常语言,有效降低认知门槛,提升宣传渗透力和群众知晓率。
多维覆盖,让宣传“触得广”。构建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的立体传播网络。线下依托“赶圩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节点设立宣传摊点6场次,通过展示伪劣实物、现场教学辨真识假,累计接受咨询10余次,并对100余家商户开展面对面指导;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持续推送食安知识、消费警示与典型案例,累计覆盖千余人次,实现宣传范围有效延伸。
成效显著,让群众“用得上”。系列宣传举措推动形成“群众有意识、商户有责任”的共治格局。消费者普遍反映“现在买东西更明白、更放心”,主动查验食品信息、索要购物凭证渐成习惯;商户层面,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定期自查临期食品蔚然成风,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压实,农村食品消费环境获得实质性改善。(福建省将乐县市场监管局 翁语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