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间与刻刀为伴
叶炎辉:让福州木雕网上“出圈”
“真没想到能拿金奖!比赛时看了其他选手的作品,心里想着能拿个银奖就不错了。”谈及作品《古翠青峰》在不久前的第28届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如意杯”大奖赛上斩获金奖,叶炎辉难掩笑意。
叶炎辉。
这位扎根福州闽侯的小伙,16年间与刻刀为伴,让金丝楠木、台湾桧木等珍贵木料在指尖绽放光华,并通过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让福州木雕走进年轻人的视野。
2010年高中毕业后,叶炎辉从漳州来到闽侯,拜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王林宝为师学习木雕。2013年,叶炎辉尝试开工作室,却因经验不足很快倒闭,只能给人打工继续积累行业经验。“那段时间让我看清了自己的短板。”他说,在师父王林宝的指导下,他深耕人物比例与审美设计,在达摩题材创作中练就了细腻的层次处理能力。
2017年,叶炎辉的创作迎来突破:“我开始尝试更写实的风格,注重比例协调和画面感,作品渐渐和传统木雕有了差异化的表达。”
《古翠青峰》便是这种风格的体现。叶炎辉选用多块金丝楠木,以多层高浮雕与镂空雕技法,在木料上勾勒出立体山水长卷:主峰巍峨挺拔,天然木纹化作崖壁皴法;苍松以通雕技法雕琢,松针细如发丝却层次分明;山脚下的亭台楼阁飞檐翘角层次分明,江面扁舟上的渔人姿态栩栩如生。
作为年轻一代工艺人,叶炎辉深知互联网传播的力量。“年轻人都爱刷抖音、小红书,我就想着把自己创作的福州木雕拍上网让更多人看到。”他的账号里,既有《古翠青峰》等大件作品的细节特写,也有茶则、发簪等小饰品的制作过程。“有网友看了视频,专门来问福州木雕的特点,还有人直接下单定制产品。”叶炎辉说。
“参加‘如意杯’让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同行,在线上的分享让我听到了年轻网友的真实反馈,这些都让我更有信心参加越来越多的行业比拼。”从最初的铜奖到如今的金奖,3次参赛经历见证了他的成长。
如今,叶炎辉的作品通过互联网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也让更多的网友了解了福州木雕的技艺与文化内涵。叶炎辉说,木雕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承载文化情感的载体,“我想继续通过线上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福州木雕的匠心与韵味,让这门传统艺术在当代发展起来”。(记者 管澍/文 林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