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日前,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科院、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全省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展示研讨活动在苏州举行。江苏各设区市教育局、教科院(教研室)及中小学校代表18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活动现场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昊要求各地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建强师资队伍,创新活动载体,强化督导评估,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扎实落地、在实践活动中生动体现、在校园文化中深入人心,共同推动江苏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一个立项开课、第一个研发教材、第一个系统实践、第一个成立机构、第一个建设场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教材局原一级巡视员申继亮用五个“第一”评价了江苏实践“走在前,做示范”,为全国各地在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提供范本。
江苏省教科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在主旨报告中指出,江苏历经28年的探索,构建了“国家观念—总体安全意识—责任担当”的三维素养模型和“情境体验→合作探讨→组织践行”的三阶教学模型,为“教什么”和“怎么教”提供了科学指引;建设了“纸质+数字+场馆”的立体化资源库和“全员、全程、全科”的协同保障机制,确保了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常态化与高质量实施。
在沙龙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当前国家安全教育的痛点堵点问题,从“生态化运行”的视角,在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资源开发、社会协同等方面交流研讨。
当天下午的教学展示环节,四位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分别执教了覆盖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公开课,展现了国家安全教育在不同学段的差异化实施策略。
江苏省教科院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吸纳研讨成果,完善教研机制,推广典型经验,推动全省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实现从“有”到“优”的质量跃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下一篇:谈股论金 | 蓄势待发等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