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AI魔改”毁了童年
创始人
2025-11-21 08:15:56

  □孔德淇

  “通通通通撒呼啦”的魔性口号、穿耐克球鞋的鲨鱼、激光大战版《三国演义》……据媒体报道,近期,一批冠以“外国山海经”“AI山海经”之名的魔改内容在网络蔓延,成为小学生追捧的“新潮流”。这些AI炮制的文化“邪典”,以颠覆经典为噱头、低俗猎奇为卖点,不仅扭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在污染未成年人网络生态的同时,潜移默化侵蚀其价值观。

  从“盘古开天”“女娲造人”承载的先民宇宙观,到“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彰显的自强不息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不乏滋养童年的文化养分。作为前沿技术,AI本应成为文化传承的“数字桥梁”。借助AI技术,既可以将古籍中抽象的异兽转化为生动立体的动画形象,又能够为晦涩的神话传说配上智能注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走进广大青少年心中。令人遗憾的是,部分创作者抛弃对文化传承的尊崇,将AI沦为恶搞经典、收割流量的工具,背离了技术赋能文化的初衷。

  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好奇心旺盛但辨别能力薄弱,求知欲强烈却缺乏成熟的价值判断,魔性节奏与荒诞形象往往能轻易俘获他们的注意力。AI的拼接优势与算法精准推送,恰恰抓住了这一特点,将他们困在低俗内容的“信息茧房”中。这些魔改内容看似“有趣”,实则毫无文化营养,更暗藏暴力暗示、审美扭曲等风险。长期沉浸其中,不仅会让孩子的专注力被碎片化信息消解,更会让“恶搞即创意”的错误认知扎根,消解他们对文化经典的敬畏之心。

  这一乱象背后的原因正是流量变现的短视逻辑。优质文化作品需深耕典籍、打磨细节,投入大、周期长;而AI魔改成本极低,借“反差感”就能快速吸流。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的纵容——青少年模式漏洞频出却视而不见,内容审核流于形式,为追求点击量对违规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网络空间沦为逐利场。

  中央网信办“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已将AI在未成年人领域的不当应用列为重点。但面对AI内容秒级生成、海量传播的特性,“兵来将挡”的被动防御远远不够,更需构建“未雨绸缪”的主动防线。

  网络平台是内容传播的关键环节,必须摒弃“流量至上”的错误理念。一方面升级AI审核技术,建立针对文化魔改内容的专门识别模型,实现不良信息的精准拦截;另一方面要向优质传统文化内容倾斜流量资源,让坚守文化底线的创作者获得应有回报,形成“好内容有好流量”的正向循环。

  监管部门更要主动亮剑、加快完善AI生成内容的法律法规,明确文化经典魔改的界定标准与处罚力度,依法从重查处违规平台与创作者,同时建立动态监测的长效机制,推动监管力量与技术发展同频共振,筑牢守护未成年人的制度“防火墙”。

  家校责任同样不可或缺。家长要放下对电子产品的依赖,以高质量陪伴引导孩子辨别网络内容优劣;学校应将数字素养纳入课程,教授学生合理运用AI、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力等。

  AI是照亮童年的光,还是侵蚀心灵的暗礁,取决于在使用中能否守住文化底线、锚定价值坐标。我们期待的不是切断孩子与网络和AI技术的联系,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AI更好助力经典文本以鲜活的形式走进童年。唯有如此,青少年才能在优质内容中读懂民族的过往与未来,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兴森科技股价跌5.04%,苏新... 11月21日,兴森科技跌5.04%,截至发稿,报18.86元/股,成交8.57亿元,换手率2.96%...
南网科技股价跌5.02%,永赢... 11月21日,南网科技跌5.02%,截至发稿,报43.12元/股,成交9012.81万元,换手率0....
南网科技股价跌5.02%,银华... 11月21日,南网科技跌5.02%,截至发稿,报43.12元/股,成交9012.81万元,换手率0....
芯碁微装股价跌5.05%,圆信... 11月21日,芯碁微装跌5.05%,截至发稿,报107.25元/股,成交2.50亿元,换手率1.74...
英集芯股价跌5.02%,工银瑞... 11月21日,英集芯跌5.02%,截至发稿,报18.53元/股,成交9028.27万元,换手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