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热评评论员 黄琛琛
点外卖怕后厨是“油污作坊”,直播间买食品担心货不对板?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指导京东、美团、拼多多、抖音电商、小红书、淘宝、微信小店、快手电商8家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企业,共同发起并签署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食品安全管理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入网食品生产销售者资质信息审核等6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硬措施,以真招实策构建网络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为消费者餐桌安全筑牢关键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网络购物成为食品消费主流渠道,人们在享受“指尖”上的便利、品尝着“舌尖”上美味的同时,资质造假、违规宣传等食品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此次《公约》的签署精准直击行业痛点,比如协同建立入网食品生产销售者“黑名单”,防止相关主体通过更换账号等行为重新“入网”,实现“一处违法,全网受限”惩戒闭环,从根本上抬高违法成本。
从消费者视角看,《公约》的出台直接回应了大众对网络食品消费的核心顾虑,推动平台从“流量至上”转向“责任优先”,促使平台主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当平台把好准入关、监测关、处置关,消费者才能真正放下顾虑。当然,消费者也应主动参与监督,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平台或监管部门反馈,与平台、监管部门形成合力,才能让《公约》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地见效,让消费者买得安心、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