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夏亮 洪观新闻记者 张瑞哲)机器轰鸣声中,一艘艘船龄长、能耗高、安全性低的老旧营运船舶在南昌指定的拆解点上被有序拆解。这是南昌市扎实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推动水运行业绿色化、高效化发展的生动场景。
据悉,为推动水运行业运力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发挥绿色水运优势,南昌市依据《南昌市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实施方案》,以绿色水运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老旧营运船舶拆解工作。据统计,全市申请拆解的40艘船舶中,已有24艘完成拆解,完成率达60%,同时遵循“完成一批、审核一批、拨付一批”的原则,将国家补贴资金精准直达企业,为航运企业转型升级和水运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老旧船舶拆解,并非“一拆了之”,其背后是复杂严谨的规范流程与严格的安全环保要求。面对部分企业在拆解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流程不熟、标准不清等实际困难,南昌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积极践行“执法+服务”理念,组建专项指导小组,深入企业答疑解惑,奔赴拆解现场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从详细解读政策规范与安全注意事项,到针对船舶固定、污染物处置等关键风险点提供技术指导,再到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完善的拆解方案,执法人员实现了对拆解过程的“全链条”护航,确保了工作既合规高效、又安全环保。
为确保政策执行精准、资金安全高效,南昌市在此项工作中构建起“部门联动、全程监管、规范有序”的严密工作机制。在材料审核端,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严格把关,筑牢审核“第一道防线”。在现场监管端,创新推行“三查三核三取证”工作法:拆解前需提前报备,拆解中严格执行船证核对、主机型号查验、实船丈量三重核验,并对拆解前、中、后三个关键阶段进行全程影像取证,监督人员签字确认负责,有效确保每一笔补贴资金都用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