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创始人
2025-11-21 07:27:39

原标题:科研团队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最新发现与创新】

记者20日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韩三阳副教授团队联合黑龙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科研力量,为稀土纳米晶设计了一件独特的“能量转换外衣”,可高效传递能量,为其在现代光电技术中的产业化应用扫清了关键障碍。相关成果以“捕获电生激子实现可调谐的稀土纳米晶电致发光”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

稀土纳米晶因发光颜色可调、谱线窄、稳定性高等优势,被视为电致发光领域“潜力股”。但该材料的绝缘特性导致电流无法直接注入,使其无法像半导体材料那样被电流直接高效点亮,难以应用于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现代直流电致发光器件,陷入“穿着棉袄跑步”的技术困境。

针对这一核心瓶颈,联合团队创新性提出有机—无机杂化策略,通过表面修饰为稀土纳米晶穿上“能量转换外衣”。这件“外衣”可精确调控能级结构,将激子能量高效传递给稀土离子发光体,成功解决了电致发光中激子产生、输运和注入的关键难题,实现高色纯度、光谱可调的高效电致发光。

早在2020年,韩三阳团队就在《自然》发表稀土材料光致发光相关成果。此次研究进一步构建起从光驱动到电驱动的完整技术链条。该成果无需大幅改动器件结构,仅通过调控稀土离子即可实现多色发光,在高分辨率显示、近红外技术等领域应用潜力显著,未来有望拓展至人体健康监测、无创检测、农作物补光等场景。(华凌 朱虹)

原标题:科研团队为稀土穿上“能量转换外衣”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寒冬里的“电力暖医”   新华社济南11月20日电 题:寒冬里的“电力暖医”  新华社记者李傲秋  清晨,位于山东烟台的华...
张晓强在兰州城市学院宣讲党的二... 张晓强在兰州城市学院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贡献...
【新就业群体观察】当“赶路人”... 新就业群体观察当“赶路人”成为“自家人” 兰州与新市民双向奔赴小哥在驿站写下暖心的话小哥与居民一起过...
冀南新区应急管理局 (来源:邯郸日报)转自:邯郸日报 冀南新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对辖区寄宿制学校开展冬季防火宣传...
丛台区应急管理局 (来源:邯郸日报)转自:邯郸日报 近日,丛台区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通过“执法+宣传”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