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津日报)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吴巧君)记者从昨天在津举办的京津冀·甘肃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对接活动中了解到,津甘两地工信系统紧密联动,推动实施了产业转移、资源互补等领域一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绿色低碳领域,津甘两地创下全国省间绿电交易标杆,2025年至2029年的5年间,按照两地送受电合作协议,甘肃将向天津输送172.55亿千瓦时绿电,实现甘肃风光资源转化与天津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双赢。
据出席活动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津甘两地的绿电交易合作始于2018年,甘肃风光资源富足,正在全力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基地,将甘肃绿电输入天津,有效降低了天津绿电市场均价,满足我市各类经营主体在清洁低碳转型、扩大出口、碳排放双控等方面对绿电的需求。津甘两地还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开展合作,位于静海区的天津市瑞丰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在甘肃省镇原县建设的光伏支架生产线,填补了甘肃光伏核心配套产业空白;爱玛科技集团投资20亿元在兰州新区建设的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明年将投产,可大幅提升甘肃装备制造业能级。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两地联合研发敦煌医学(康养)大模型,依托天津核心技术融合甘肃敦煌医学典籍资源,打造出惠及民生的智能化康养服务平台。在产业协作与智力支撑方面,武清、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与津庆产业园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天津、庆阳两地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现代中药创新中心与津庆产业园、同泰神州科技签署三方协议,合作建设甘肃中药材和地方特色食品检测研发中心,深耕中医药产业;天津智慧城市研究院甘肃分院正式落地运营,深度助力甘肃产业升级与数字化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以京津冀‘六链五群’优势为依托,聚焦津甘需求,从园区结对共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协同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将推广复制天津经验,畅通产业转移和招商联动机制;以京津冀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链为纽带,支持津企联合京冀力量赴甘投建医药项目,联动龙头企业助力甘肃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推动津企联合京冀参与甘肃风电、光电开发,共享新能源技术,借助京津冀算力及工业互联网优势,携手开发大数据,延伸数字化服务,实现共赢。”该负责人表示。
在昨天的对接活动中,甘肃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围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链详细介绍了甘肃优势产业发展情况,表示将以最优的服务、最好的环境,迎接京津冀企业来甘投资兴业。兰州新区、白银高新区、瓜州县、甘肃药业投资集团、酒钢集团、甘肃电气装备集团等地区及企业代表对各自特色产品、创新技术及产业优势进行推介。中材节能、天津药物研究院等天津企业分享了在甘肃投资发展的成功经验。
活动中,津甘双方围绕算力产业、未来产业、电子产业、轻工产业四大领域举办了专题座谈会。开展了圆桌对话,来自京津冀信创产业集群、安全应急装备集群与甘肃金白兰武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宝汉天工业母机集群的代表围绕“集群协同、创新联动、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推动跨区域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建言献策。双方还在智能纺织、不锈钢产品、新能源、农产品等领域签下12项合作协议,为进一步深化两地产业链供应链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
上一篇:构建自动驾驶出行新生态
下一篇:家长进课堂教娃娃做苞谷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