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主体结构封顶
创始人
2025-11-21 04:50:52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 袁璐)昨天,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建成后的种质资源库将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第一批种子预计明年入库保存。

  由于气候变暖等因素,大量濒危植物野外种群数量锐减。以我国为例,约3000种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国家植物园通过迁地保护,将濒危物种妥善保存。将种子长久保存,同时构建DNA库,更是关键一环。如国家有种植需求,种质资源库可及时提供原始种子或基因,助力生态平衡的维持与恢复。

  种质资源库承载着三重时代使命:它既是维系物种基因多样性的“生命方舟”;也是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性战略储备的生态文明“稳压器”;更是能向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清洁能源等领域持续供给的创新源泉。

  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介绍,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遵循“广泛收集、科学保存、深入研究、永续利用”的方针,建成后的种质资源库将收集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是我国容量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可实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全覆盖。

  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配备了国际一流的保存设施系统,包括零下20℃长期保存库、零下196℃液氮超低温保存系统、试管苗库、DNA库和活体植物资源圃等多种资源类型保存单元,保证全覆盖保存各种资源类型植物资源。

  记者注意到,在施工现场西侧,一座层高14米的自动化低温库已初具规模。北京建工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这里是整个“种质方舟”的“心脏”,规划有5个独立低温库,将常年保持在零下20℃、湿度45%的稳定环境。“种子一到,就会开启全程自动化旅程,从种子扫码、分装、称重到信息核验,全部由系统自动完成。”负责人介绍,后续科研人员调取种子时,只需输入指令,系统即可自动定位并调取,支持批量预约,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种质资源近万份,涉及163个科、736个属、1783个种(变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大花杓兰、山西杓兰、红景天等50余种。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已在预备库中规范化管理,计划2026年运营时,将首批种子入库保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舒淇,直到今天我才看清你! 今天我们聊的,不是女明星舒淇,而是国际导演舒淇。是的,当褪去所有标签,作为新晋导演的舒淇,拍出了一部...
量化私募集体跨界AI领域 暗自...   继今年初DeepSeek爆火后,“量化+AI”的成功路径引爆投资圈热情。国内头部量化私募纷纷下场...
历史突破!祝贺刘阳/刘毅,安徽... 11月20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羽毛球男子双打决赛在深圳市体育中心激情上演。安徽组合刘阳/刘毅凭借凌厉...
河西中部“绝版”宅地“端”上餐... 转自:扬子晚报扬子晚报网11月20日讯(记者 马祚波)备受关注的南京河西中部重磅宅地11月20日晚间...
成飞集成:公司参与C919小部... 投资者提问:贵公司有没有提供c919零部件董秘回答(成飞集成SZ002190):您好,公司有参与C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