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为桥 筑团结之基
创始人
2025-11-21 04:00:3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青海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基层教育实际,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教育力量。

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构建系统化理论教育体系,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基因,将党的民族理论创新成果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创新运用主题宣讲、知识竞赛、情景剧展演等方式,让更多学生沉浸式学习感悟各族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切实增强“五个认同”,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

丰富文化育人,增强认同凝聚。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深入挖掘河湟文化等本土特色资源,着力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征、地域特点的校园环境,通过建设民族团结文化长廊、开设非遗传承课程、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风情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进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特征的理解,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实践育人,推动行为养成。积极构建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深入开展结对互助活动,组织学生走进乡村牧区开展社会实践,在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中建立深厚情谊,在服务群众、了解民情中增强责任担当,在参与实践、团结奋斗中深化民族团结。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选树身边典型,用鲜活事例教育引导学生,营造崇尚团结、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育人成效。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保障,将考核成效纳入学校教育督导考核体系之中,持续完善师资培养培训、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工作机制,有力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提升工作质效,推动共同体意识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追求与行动,转化为培养时代新人的强大动能。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青海教育工作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度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教育教学各环节,让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植青少年心灵沃土,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校园每个角落,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夜惊天巨变!AI逻辑大转弯,... (来源:木鱼ETF)一觉睡醒,全球资本市场的天变了!睡前还在大涨的美股来了个大跳水,纳斯达克与周四我...
LPR连续六个月“按兵不动” ...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0日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
绿叶制药附属拟发行1.5亿美元... .ct_hqimg {margin: 10px 0;} .hqimg_wrapper {text-a...
不良个贷转让加速 11月以来挂...   证券时报记者 谢忠翔 刘筱攸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农行农户贷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   本报讯 (通讯员 姜楠)近年来,农行铜川分行深耕普惠金融沃土,聚焦农户生产经营等多元需求,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