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巴彦淖尔11月20日电 (记者 薛来 通讯员 甄妮)11月20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市农牧局获悉,在自治区主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中,巴彦淖尔市马铃薯最高亩产达6890.74公斤,较上年增加330.03公斤,再创全区马铃薯高产新纪录。
马铃薯高产纪录田位于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宝力格嘎查,这里全年有效积温3100℃,无霜期136天。该地块采用高垄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种植,播种时间4月8日,比常规播种时间提前20天左右;该地块土壤类型为沙土,为提升土壤肥力,种植主体每年施用亩均13立方米有机肥进行秋翻,连续施用2年;同时集成水肥精准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治、全程机械化高效作业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为马铃薯高质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磴口县重点推广“玖恩11”“V7”等优质高产品种,推广“脱毒种薯+水肥一体化精准调控”种植模式,有效提升了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据统计,磴口县马铃薯种植规模达2.18万亩,其中500亩以上连片种植占比超70%。采收后的马铃薯除部分直接供应本地及周边市场外,部分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山东、河南、广东等地。此外,多家淀粉加工企业已上门签订收购合同,收购马铃薯用于制作淀粉、粉条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了马铃薯产业链条。
此次测产严格遵循《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实施方案》,专家组随机选取5个样点,每个样点面积45平方米,经分拣、去杂、称重等程序得出最终结果。
近年来,巴彦淖尔市马铃薯产业呈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态势,马铃薯种植主体主要是种植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规模以5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种植为主,示范推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依托订单生产,带动全市马铃薯种植户增产增收。
“我们通过开展测产活动,及时梳理总结高产模式,加大技术示范推广力度,辐射带动更大面积实现高产,为提升全区马铃薯单产水平贡献力量。”自治区农牧厅相关测产专家表示。
上一篇:乌兰牧骑,永远在人民中间
下一篇:全运会如何“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