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周嘉宾参访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并了解线上交易平台实时数据。记者 林双伟 摄
18日下午,“2025中国—东盟周”嘉宾来到位于马尾区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参观考察。在实时跳动的交易大屏前,嘉宾们驻足良久,频频发问。现场工作人员逐一解答,气氛热烈。
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成立于2015年,是全球首家以海产品为主题的涉外交易所。本届中国—东盟周期间,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跨境业务正式开通,采用“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人民币结算”模式,将显著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效率。
嘉宾们参观的展厅面积约270平方米,由四个篇章组成,前两个篇章分别围绕“世代友好”“情谊长存”展开,回溯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自古以来的交往以及福州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后两个篇章分别介绍东盟海交所的平台功能和近远期目标。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纳拉里亚·索普拉托是首次来到福建,却对这里充满惊喜。“‘2025中国—东盟周’开幕式的线上观看量突破900万人次,让我看到了福建与东盟合作的巨大影响力!”他认真观看展板,了解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后发挥的作用。在展厅的“首届东盟周”照片前,他感慨地说:“从东盟自贸区1.0版到如今的3.0版,中国和东盟国家不仅在贸易往来上提质增效,也在人员往来中加密频次,期待未来进一步推动双方青少年互访、留学交流,让东盟与中国的友谊在下一代心中扎根。”
记者注意到,此次参观也是嘉宾们考察合作的良机,实时交易大屏前的“头脑风暴”让数字贸易新走廊风光无限。“海产品怎么进口?需要哪些材料?”“买卖双方只需通过注册平台,在平台获取产品信息实现快速匹配,东盟海交所将提供交易、结算、金融、仓储、物流、报关等一站式服务。”工作人员说。当讲解员说到平台向全球开放,东盟海交所已构建覆盖鲜活海产、加工品等八大类350余种产品的体系,未来还将设立印尼、越南等交易分中心时,嘉宾们露出了期许的神情。
作为印尼最大工业园区的代表,印尼贾巴贝卡集团顾问袁飞在参观中提到,印尼华侨华人多,中印尼经贸交流空间巨大。“我的老家在四川,2004年起到印尼发展。”袁飞说,他所在的贾巴贝卡集团见证了中国与东盟从“贸易互通”走向“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历程,深感打破信息壁垒,从深化交流到扩大贸易,再到增加投资给中国和印尼两国人民带来的利好。(记者 李白蕾)
上一篇:陈伟杰:用闽味对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