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11月17日讯(记者 钱嘉宜 李白蕾)11月17日上午,“2025中国—东盟周”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中国—东盟周以“命运与共:联结东盟2045愿景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由中国—东盟中心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承办。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界代表齐聚榕城,共赴这场深化务实合作、共话发展愿景的盛会。
开幕式上,《中国—东盟贸易投资合作进展报告(2024—2025)》正式发布,系统展现双方经贸合作丰硕成果。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连续多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保持高位增长,今年1—10月贸易规模达8627.3亿美元,增长8.2%。
活动现场还宣布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跨境业务正式开通。该交易所作为全球首家海产主题涉外交易所,以“线上交易、人民币结算、区块链溯源”模式构建数字贸易走廊,为双方海洋经济合作注入新动能。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东盟数字文化IP库等新项目同步亮相,为双方人文交流增添新载体。
此次中国—东盟周共策划12场主体及配套活动。其中,2025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发展圆桌会、东盟电影周已先期举办。为期三天的会期中,将举办高端主题对话、中国—东盟青年海洋合作圆桌会、2025福州—东盟经贸合作新机遇对接会、中国—东盟媒体智库沙龙、中国—东盟高端音乐会、经贸文化交流展、第四届“丝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
活动期间,东盟多国嘉宾将走进福州重要历史文化街区与重点企业、园区,感受福州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推动福州与东盟地区人文、经贸深度交流。
从“两国双园”到跨境电商,从海洋产业到数字经济,中国与东盟正以务实合作诠释开放包容的区域合作精神。此次盛会的举办,不仅为双方深化经贸、文化、青年等领域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更将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红利持续释放,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