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长最后的航程‘:默契大爱’救3人”追踪
榕海遗体15日火化,旧照记录珍贵父女情
他走了,感动长留人们心间
榕海(化名)走了,却将一份感动永远留在了许多人心里。
这位52岁器官捐献者的身躯虽已于15日火化,但他的故事仍在持续传扬。自福州晚报报道刊发以来,榕海一家跨越生死“互相确认”,共同捐出榕海肝脏与双肾的义举,在网络上持续引发关注,无数网友被这份生命的“默契大爱”深深触动。
榕海父女和“熊猫”合影。
网友纷纷留言
送上祝福并致敬
在福州晚报微信视频和推文报道的下方,有许多网友留言。
网友“刘”说:“好家风,父女同心付大爱。”
网友“爱健身的小厨子”说:“你父亲会为你的选择而感到欣慰!”
网友“daxia”说:“别内疚,让父亲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活在这个世上。”
网友“瑶樱”说:“太感动了!泪流满面啊!一家人都是有大爱的!”
网友“敏芳”说:“泪目了,这一家子的胸怀真让人肃然起敬!”
网友“伊人坊1011”说:“把我感动得泪眼婆娑,致敬榕海爸爸,也致敬唱唱(榕海女儿的化名)及家人。我也在很多年前做了器官捐献登记。尽管我现在还年轻,但我希望,当有一天不得不离开这个世界时,能把我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同胞。大爱无边,愿世间充满爱。”
好爸爸“搬家”了
大爱永留人间
留言中,不少人表达了对榕海20岁的女儿唱唱(化名)的关心和牵挂。
记者了解到,榕海遗体已于15日在福州市殡仪馆火化。
“也许明早起床,会感觉自己做了一场很长的梦。”15日下午,料理完爸爸后事的唱唱在近乎空白的微信朋友圈里这么写道。她告诉记者:“这几天心里空落落的,有许多话想说,却只凝成了这一句。”
翻看一张张老照片,唱唱的记忆被拉回了被父爱包围的童年:在西湖公园门口,她和父亲相互依偎、亲昵地脸贴脸;在小区楼下,爸爸把上幼儿园的她高高举过头顶;在泰国游乐场,父女俩追着“海盗”疯跑,洒下一路笑声;在韩国的滑雪场,爸爸为她推滑板,雪地里留下一串轻快的轨迹;在恐龙园,父女俩与“恐龙”对望;在熊猫园,父女俩与“熊猫”合影……
场景不同,但笑容里满满的幸福和甜蜜,像能从照片里溢出来。有爸爸呵护的时光,是一场多么甜美的梦!
唱唱说,身为海员的爸爸虽与自己聚少离多,却总不忘抽空带着一家人四处游玩,用陪伴和爱呵护她成长。儿时的这些回忆,当时只觉得是寻常,如今爸爸走了,才发现这些照片是那么珍贵。以前,爸爸总爱呼唤她“宝贝”;现在,这些照片成了她的“宝贝”,记录着那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曾毫无保留地爱着自己,陪她走过了人生开端最关键的一段路。
15日,听说福州的遗体器官捐献者不仅能在三山陵园的纪念碑上留下名字,还能留下一句生前最喜欢的话,唱唱说,由于此刻对父亲的思念太浓烈,许多思绪还需要梳理,她一时还没想好要刻什么,“等心情平复一些,我会好好考虑这件事”。
唱唱也希望通过福州晚报向所有关心和牵挂他们一家的人们道一声感谢:“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带着爸爸的爱,坚强生活、好好前行。他没有真正离开,他就住在我的心里。”
延伸阅读
遗体器官捐献者 人生终章的“留言”
2007年,福州市红十字会在福州三山陵园修建了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和纪念碑,每年清明节组织一次官方悼念仪式。
按照捐献年代,福州市红十字会将捐献者的名字及他们生前喜爱的一句话,刻在纪念碑上,让每一名捐献者有一个理想的归宿。同时,将每一名捐献者的资料汇编成光荣册,存入档案,永久保存,供后人查阅。
纪念园里,记者曾看到过那些生命终章的“留言”,每一句都承载着独特的灵魂与信念。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发散光。”这是6岁的器官捐献者林诺恩留在石碑上的文字。2021年3月,6岁的她因为脑瘤去世后,捐献出一肝两肾两角膜,为3个人带去生的希望,为2个人带来光明,并将患病的瘤体捐献给医院,用作医学科研用途。一个月后的清明节前夕,妈妈将女儿的名字和她最喜欢的这段话刻在三山陵园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纪念碑上。
“捐躯为医学,忠魂留青山。”这是91岁老人周与燊对自己决定的坚持,也是对所有捐献者的致敬。2021年11月1日,周与燊逝世,两天后,家人将他的遗体捐献给福建医科大学,他终于得偿所愿。周与燊兄弟姐妹共5人,在他的努力下,其中3人实现捐献。他曾说:“有一天,我会躺在实验台上。你们要在我身上好好做实验,多攻克医学难题,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成为一个真正的白衣天使。”
“好男儿当舍己为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民警察为人民,生前这样,死后也该如此”“舍身捐躯大无畏,造福后人永安康”……这些质朴的话语,是捐献者最后的“留言”。
(记者 朱丹华 陈丹/文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第十二届中华礼乐大会开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