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乌山小学专场走进乌山
创始人
2025-10-27 09:40:14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乌山小学专场走进乌山

探秘摩崖石刻 触摸千年文脉

秋阳暖照,文脉绵长。26日,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乌山小学专场活动走进乌山历史风貌区。在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福州晚报编委张浩清的带领下,小营员们在秀壁苍崖间触摸历史温度,在宋元笔墨里感受闽都千年文脉魅力。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走读乌山摩崖石刻。

作为福州历史文化地标之一,乌山现存近200段摩崖石刻,素有“露天书法博物馆”之称。此次活动以“探访宋元明清石刻文化”为重点,精心设计了一条兼具文化性与体验性的研学路线——从道山亭出发,途经黎公崖、霹雳岩、般若台,抵达先薯亭、石天景区,让小营员们在行走中解锁“石刻里的密码”。

“一座乌石山,半部中国书法史。这里的每一处摩崖石刻,都是古人留下的‘文化密码’。”当日上午9时许,在道山亭前,张浩清结合石刻文字,讲述背后故事。小营员们纷纷围拢上前,有的踮脚凝视石刻纹路,有的轻轻用指尖触碰石文,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敬畏。

张浩清给小营员讲述摩崖石刻背后的故事。

结合两段元代石刻,张浩清总结了摩崖石刻文体特点:“别看每段石刻字数不多,但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主旨等五要素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针对几段描述乌山秋天景色的石刻,张浩清启发小营员们:“如果你身处宋代、元代,你站在这个位置,看到远近这般景物,会有什么样的感触?”接着,他带领大家一起朗读石刻上的文字:“时秋雨霁,金飚荐凉,秀壁苍岩,云烟晻霭,如助献酬者,而衍波长陆、平畴远水皆隐现吐吞于履舄之下,真奇观也!”

“老师,为什么有的石刻文字是凸出来的,有的却是凹进去的?”行至黎公崖时,小营员们提出关于“阴阳刻”的疑问。“这是入选全国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名录的黎公崖榜书题刻。”张浩清带领大家近距离观察,“大家发现了吗,明代的阳文楷书‘乌石在,黎公在’,覆盖在元代的阴刻上。这是当时的百姓希望黎公——黎鹏举的英名与乌石同在,永垂不朽。”

霹雳岩上写的“谢豹”是什么动物,般若台的读音应该是什么,元代“两位总统”登乌山是怎么回事……张浩清生动的讲解,让小营员们大开眼界。

“先薯亭为谁而建?”抵达先薯亭时,张浩清抛出的问题引发小营员们思考。当得知商人陈振龙冒死从海外引进番薯,解决了当时百姓的温饱问题,这座亭子正是为纪念他而建的故事后,小营员翁珊莉深受触动:“原来历史离我们这么近!”

在写作环节,福州市乌山小学语文教师张学颖指导小营员们学会“拆解写作”,使用从“看”到“写”的“三步法”。第一步:写“看到的”——抓细节,让石刻“活”起来;第二步:写“想到的”——联历史,让作文有“厚度”;第三步:写“感受到的”——表真情,让作文有“温度”。

小营员们26日收获满满,尽显此次活动的价值。“以前我只认识楷书、行书,今天跟着老师了解了篆书、草书,摩崖石刻让我真正‘摸到’了书法的魅力!”张欣予同学兴奋地说。王陈坚同学则表示:“以前逛乌山只关注风景,这次才发现每块石刻都是‘活教材’,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学会了观察和记录,以后写作文一定要把这段经历写进去。”

福州市乌山小学党总支书记王卫红表示,乌山摩崖石刻对学校师生而言,是独一无二的“户外文化课堂”。孩子们亲手触摸石刻纹理、驻足观赏题刻文字时,便能直观感受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比书本讲述更有力量。学校始终以书法篆刻筑牢文化根基,用“行走的课堂”延伸育人边界,此次活动正是让闽都文化传承“活”起来的尝试。未来,学校将继续扛起传承闽都文化的重担,让更多孩子在文化浸润中成长为“正·敏·乐·强”的新时代少年。(记者 刘珺 周桃茂/文 叶诚/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爱情经典:让人开心让人忧的话 ...   不求你深深记我一辈子 只求别忘记你的世界我来过 不是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会相识 也不是每个相识的人...
爱情经典:感情不是那么简单 爱...   你知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有多么不容易  我差一点点就遇不见你,怎么可以轻易放弃如此的奇迹。  感...
唯美的爱情经典语录 唯美的爱情...   1. 你是佛前的那粒佛珠,尘埃落定之时,情缘砺尽的记忆如风霜黯沉,我甘心在前世的情海里为你层层坠...
金钟民爱情经典语录 金钟民爱情...   1、你喜欢她?你知道爱与喜欢的不同嘛?当喜欢1朵花,你会把它摘下来. 当爱1朵花,你会给它浇水....
非主流经典爱情语录伤感励志搞笑...   “喜欢一个人,是不会有痛苦的。爱一个人,也许有绵长的痛苦,但他能给我的快乐,也是世上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