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福建沿海海区网箱绿鳍马面鲀养殖受夏季高温制约,高温环境下该品种存活率低,难以实现网箱高密度纯养度夏,成为制约当地水产养殖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今年6月,罗源县首次启动绿鳍马面鲀网箱高密度纯养试验,目前试验已顺利达成预期目标,养殖鱼群迎来丰收,成功打破了绿鳍马面鲀夏季高温养殖的技术困境,为南方海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路径。
在鉴江镇井水村的绿鳍马面鲀养殖鱼排上,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开展起网捕捞作业,鲜活肥美的绿鳍马面鲀不断从水中跃出,活力十足。捕捞后,工人们迅速对鱼体进行放血去腥处理,随即装箱覆冰保鲜,通过冷链物流直送加工工厂,进入后续生产环节。
罗源井水绿鳍马面鲀养殖鱼排排长黄宪森表示:“从莆田那边6月1日拉到这里来,差不多1.1两、1.2养到3两多出售,卖了30000多斤,然后剩下1000多斤进行加工。这种鱼1两多,没有度夏的只能养到2两多就要拿去卖,度夏了就可以养到3两多再卖。”
据了解,绿鳍马面鲀肉质细腻,深受市场青睐,当前鲜活品市场售价达每公斤80多元。由于此前全省海域均难以实现绿鳍马面鲀网箱高密度单养度夏,夏季市场供应主要依赖北方采购,导致货源稀缺、价格翻倍。此次罗源县绿鳍马面鲀纯养试验的成功,不仅为渔民开辟了增收新渠道,更将有效缓解夏季市场禁渔期鲜活水产品供应紧张的局面,对当地水产养殖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罗源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工程师倪文胜介绍:“现在在罗源海区甚至是南方海区包括从东山到莆田到宁德范围内,我们是第一批实现正式大规模养殖,网箱纯养马面鲀高温度夏。这个技术投喂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与相应的动保产品的投喂方法,生长速度基本每个月可以增长1两。”
据介绍,绿鳍马面鲀有望成为罗源县网箱养殖结构调整的“新主力”,未来发展潜力堪比大黄鱼。目前,当地已留存成功度夏的亲鱼,计划明年开展育苗工作,目标培育300万至500万尾鱼苗,逐步实现绿鳍马面鲀在罗源区域的全年性养殖。此次试验投放的10万尾鱼苗,在高温环境下成活率超过98%,损失不足2000尾,也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