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圆的喜悦中时,榕城的大街小巷、青山绿水间,有不少平凡的身影坚守在岗位上,用忠诚与担当为市民带来温暖与安全。他们忙碌的身影,是假日里最美的风景线。
林岩仔细检查公交车内设施。黄颖 摄
公交车长:
站好最后的“国庆岗”
10月1日早上6时30分,城市刚刚苏醒,康驰新巴士的党员车长林岩已经忙碌起来,擦拭车窗玻璃、检查刹车与轮胎、清扫车厢角落……出车前的每一个步骤都熟练利落。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是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国庆岗”,10月底就要退休,离开坚守42年的公交岗位。
“因为平时跑的滨海10号线假期暂停运营,我就来支援华山附一线。”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国庆假期,林岩仍然选择坚守岗位。
早上7时,林岩熟练地操作方向盘,公交车稳稳启动。“乘客们好,前方停靠汽车站站点。”车厢里,他特有的人工报站声准时响起,这是他40多年来一直保持的习惯,“多说几句,能让不熟悉路线的乘客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钱。”
跑完最后一趟国庆班次,林岩走下车,望着公交场站里熟悉的“老伙计”,感慨万千。从无轨电车到柴油车,再到如今的纯电动公交车,他见证了福州公共交通工具的变化。“以前有摇手柄,夏天没空调时全靠它开窗通风。现在的公交车有空调、颜值高,坐车的和开车的都舒服多了。”
在林岩平时驾驶的滨海10号线公交车的车头,一个“平安果”摆在醒目的位置。“这是一位乘客送给我的。”林岩说,滨海10号线的乘客多在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上班,许多老乘客都和他成了朋友,“乘客送苹果给我,希望我平安,我就将这份心意放在车上,希望能保全车人的平安。”
“平安”,是林岩最大的心愿。“把乘客平安送到家,也让等我的家人看到我平安回来。”话语虽朴实,他却如信仰般坚持了42年。这些年,他累计安全行驶超过50万公里,实现“零投诉、零违章、零事故”。
环卫工人:
二十五载呵护城市“容颜”
10月2日早晨7点,台江区环卫工人马江朵穿戴整齐,走出家门,前往他再熟悉不过的“责任田”——上海街道。这里的每一条巷道、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只要看见地上有垃圾,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瓶盖,他都会弯下腰,利落地拾起。这已经是他第25个国庆节坚守在岗位上了。
亮绿色的环卫服,映衬着马江朵黝黑的皮肤,那双粗糙有力的手干起活来稳健而熟练。二十五载的一线坚守,让他对环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了然于心。尽管日复一日与灰尘、垃圾为伴,他对这份工作依然怀有深厚的感情。他深知,一座城市,离不开环卫工人。
2001年4月27日,这个日子马江朵记得格外清晰。那一天,刚满30岁的他,正式成为福州的一名环卫工人。他也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献给福州的环卫事业。
从一把大扫帚扬尘漫天,到如今机械化作业为主、人工“查漏补缺”为辅,马江朵亲历环卫工作的变迁。他感慨地说:“现在工作环境好多了,机械代替了大部分重活,市民素质也提高了,乱扔垃圾的人越来越少。”不过,他也深知,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要求的提升,环卫工作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这个假期,福州有1.3万名像马江朵一样的环卫工穿梭在街头巷尾,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朴素信念,守护整座城市的干净与整洁。
护林队长:
初心不改守护绿水青山
当大多数人享受假期悠闲时光时,福州植物园宦溪林场58岁的护林队长潘向东仍然在山林间穿梭。10月2日一大早,58岁的他挎上军用水壶,开始新一天的巡护工作。
“越是节假日,越不能放松警惕。”一路上,潘向东仔细拨开草丛,检查着每一处可能的隐患。他深知,护林员的职责不仅是巡护,更在于“早发现、早制止”的敏锐和果断,“假期上山游玩的市民游客增多,森林防火压力比较大,看到抽烟、违规用火等行为必须马上制止”。
潘向东常年奔波在26公里长的防火林带上,密切关注着林地动向。从林地侵占到环境整治,再到森林防火,他始终冲在一线,还练就了水电维修、立杆架线等技能。
直到现在,潘向东仍坚持用手写的方式记录工作笔记,把每次巡护、每次处理的纠纷都清晰地记录下来。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见证着他守护这片青山的每一天。
据了解,福州现有林地面积72.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1.77%,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这背后,有许多和潘向东一样的人在坚守。(记者 蓝瑜萍 李琪 沐方婷 通讯员 杨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