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晚,美国最新一期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数据“出炉”。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会议召开在即,这一数据也颇受市场关注。
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CPI同比上涨2.9%,持平预期,较7月份2.7%小幅回升。8月份CPI环比上涨0.4%,略高于预期的0.3%,7月份为上涨0.2%。
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8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3.1%,环比上涨0.3%,与市场预估和7月份水平持平。
具体看,8月份住房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是推动当月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时,8月份食品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能源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7%,其中汽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1.9%。
向前回溯,美国7月份CPI同比涨幅录得2.7%,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2.8%水平,当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录得3.1%,略高于市场预期。总体看,美国7月份与8月份CPI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水平,继续巩固了美联储将在9月份货币政策会议降息的预期。
目前市场已较为肯定,9月份美联储大概率将重启已暂停一年的降息操作。事实上,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8月22日怀俄明州杰克逊霍尔举行的年度经济研讨会上发表讲话以来,鲍威尔以及多位美联储官员均陆续释放了“鸽派”的降息信号。其中,鲍威尔表示,短期内美国通胀风险偏向上行,而美国就业下行风险正在上升,基于经济前景和风险平衡的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可能需要调整。
与通胀数据相比,美国就业市场近期的数据表现“降温”明显。比如,9月11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6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人数达到26.3万人,远超出市场预估的23.5万人。
再如,9月9日晚,美国劳工部发布的初步修订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至2025年3月份,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比最初统计少91.1万人,相当于每月平均少近7.6万人,是2000年以来最大的下修幅度。这反映美国就业市场的实际表现比先前预期更为疲软,同时其就业增长陷入停滞可能比预期更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的担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就业数据低于预期,对于美联储9月份应直接降息50个基点的讨论再次出现。9月11日FedWatch数据显示,市场押注美联储9月份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9.1%,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10.9%。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整体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新岗位创造能力明显下滑,但大规模裁员尚未发生,就业意愿有所上升,供需双紧格局仍需观察。从利弊分析来看,美联储9月份降息25个基点更为稳妥,一是降息50个基点或增大美联储独立性争议;二是迫在眉睫的衰退证据仍有待验证;三是潜在通胀危险增加了降息掣肘;四是直接降息50个基点或释放更多潜在“衰退”信号。
上一篇:智慧物业服务平台投票指南来了
下一篇:福州年轻人花式“爆改”奶茶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