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到末端 一“链”管到底
仓山创新模式,实现建筑垃圾精准监管
近年来,建筑垃圾乱倾倒、运输不规范等问题日益成为城市治理的难点。为破解这一难题,仓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建筑垃圾“七个管住”全链条监管模式,涵盖出土点、卸土点、渣土车、路线、企业、审批和干部七大环节,系统构建起“源头可控、运输可查、处置可溯”的智慧治理体系,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仓山经验”。
在源头方面,仓山区对全区190个在建工程和469个小区装修垃圾点实行“清单+网格+标准”管理,出土点规范装载达标率从65%提升至100%,从源头杜绝未密闭、滴撒漏等问题。
针对运输过程,实行全程监管“渣土车”,坚持24小时巡查执法,每周在二环、三环等的重点路段设卡检查,累计查处路面违规行为89起、罚款31.38万元;推行“一车一码”电子身份证,依托市监管服务平台实时追踪车辆定位与运输信息;“卸土点”全程可控,全区32个受纳点实现产运销全流程追溯,有效打击非法倾倒,相关现象同比下降85%。
仓山区还依托福州市建筑垃圾智能化监管平台,接入公安公共视频系统,实现对重点路段的全天候监测。同时,建立“环卫+群众+执法”联动机制,半小时响应、2小时到场,快速处置案件160余起,罚款约20万元。
该模式运行以来,成效显著。今年以来,仓山区累计检查工地超3100次,责令整改257处,查处违规案件257起,处罚金额91.46万元,建筑垃圾规范处置率达到100%,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执法效能,打造了作风过硬、廉洁规范的执法队伍,也推动了审批服务的规范透明,让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记者 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