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制造业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7%,位列全国第2位
福州新闻网9月2日讯(记者 朱丽萍)9月2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记者了解到,五年来,福建制造业的“家底”更厚实,“筋骨”更强健,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全省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1.51万亿元增至2024年1.92万亿元,全国位次从第6位升至第5位。今年1—7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5.2%、居东部十省市第3位。截至目前,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1.7%,位列全国第2位。“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的主要指标预期全面完成。
福建省把“智改数转网联”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推动数字化从“点状开花”向“全面覆盖”延伸,让传统制造业插上“数字翅膀”,巩固扩大传统产业优势。
数字化转型“广度深度”双提升,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占比超七成,居全国第2位;福州、厦门、漳州、泉州、龙岩5市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全省工业数字化新生态正加速形成,数字化整体水平居全国前列。智能制造“标杆引领”树典范,2021年以来,培育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354家省级数字化标杆企业,及7个国家级、39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宁德时代、京东方、九牧等企业入选世界灯塔工厂、全球绿色黑灯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名片。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开新局,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条措施,设立福厦泉三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实施“智赋百景”行动、发布116个典型场景,“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民生”等模式不断涌现,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蓬勃发展。
此外,福建省关键技术“攻关突围”见实效,聚焦产业“卡脖子”难题,以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产品创新研发为重点,组织实施296项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项目,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技术、材料、产品,光刻胶、电子特气、宫颈癌疫苗、高纯金属靶材等一批“福建造”打破国外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