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135”宣教模式,致力于通过打造一个中心组理论学习样板、用活三种红色资源、实践“五位一体”宣讲模式,旨在凝聚企业内部力量,并将这种力量高效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一、“135”宣教模式内涵阐述
“135”宣教模式主要涵盖三个关键构成部分。“1”旨在打造一个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样板,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效应,筑牢企业思想根基;“3”指的是用活“线下+线上”“沉浸式体验”“向身边典型学习”三种红色资源,有效激活红色引擎,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感染力与吸引力;“5”是指实践“五位一体”宣讲模式,从多维度、全方位开展宣讲活动,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精度、广度、深度、温度和力度,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二、聚焦“关键少数”,打造一个中心组学习样板
(一)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凸显
管理者的思想认知水平、决策能力以及价值取向等,对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运营管理成效乃至未来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综合运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模式,持续强化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把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打造成善于开展理论学习的“示范班”,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供应精准的思想引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
(二)学习制度的严格落实
严格贯彻执行组织、计划、考勤、研讨等学习制度,保障学习活动依照既定流程、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助力领导干部更新知识体系,优化思维模式,增强科学决策能力,更好地应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类复杂问题。
(三)学习内容的精准设计
明确学习内容的核心主线,制定并下发年度理论学习指导意见,同时配套出台季度学习配档表以及精心编制月度学习计划,突出必学要点,助力领导干部在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发展局势中,具备更为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与决策判断力。
(四)学习形式的多元创新
综合采用集中学习研讨、专家专业辅导、个人自主学习、召开务虚会、举办读书班、讲授专题党课等多种形式,共同构建起立体多维的学习体系,增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活动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让学习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学风建设与成果转化
良好的学风是提升学习成效、促进学习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主动运用到企业具体的经营管理、生产实践等工作当中,在企业战略规划落地、业务拓展、内部管理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关键引领与决策作用,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学习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各项工作高质高效推进。
三、巧用红色资源,开启三种宣教模式
(一)红色资源的价值剖析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历程中积淀下来的鲜活历史见证,是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开展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最为珍贵、鲜活的生动教材,对于强化国有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价值观塑造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线下+线上”模式
线下精心制定学习规划,订阅权威党报党刊,配发学习教材,引导干部职工从经典的文字内容里汲取红色智慧养分。线上借助“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学习强国APP等优质学习资源平台,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固有束缚,通过多样化的视频课程、图文资讯等内容,提升学习效果。
(三)“沉浸式体验”模式
举办红色经典演诵、主题歌舞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干部职工在共同演绎中传承红色基因,实现思想教育与精神升华。分批次组织干部职工实地前往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通过实地场景的直观感受,深刻体会红色力量的强大震撼。集中组织观看红色主题影片,同步开展主题书画作品征集活动,让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与感染。
(四)“向身边典型学习”模式
深入挖掘企业内部各个岗位、各个团队中的典型人物与先进事迹,积极开展劳动模范、星级竞赛等活动,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工作氛围,营造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党建工作环境,引发干部职工情感共鸣,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四、对标中心任务,探索“五种”宣讲路径
(一)宣传思想工作服务中心的定位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是国有企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核心职责与价值关键所在。实施“五种”宣讲路径,有的放矢地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用心、用情地讲好企业故事,展现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的责任担当,让职工对企业发展目标更清晰,也让外界对企业形象有更准确认知。
(二)领导干部带头“沉下去”讲
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主动深入到车间、班组等基层一线最前沿,阐释企业政策措施,回应职工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统一职工思想认识,让职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发展方向,凝聚起推动企业稳健发展的强大合力,使职工与企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三)培育宣讲“轻骑兵”面对面讲
精心优选政工干部、党支部书记、宣讲能力突出的能人等,组建宣讲“轻骑兵”队伍,坚持一季一个宣讲主题,开展巡回宣讲活动。采用小故事、小切口、小角度,开展交互式、沉浸式、点单式等宣讲,促使党的理论和企业精神入脑入心,在职工心中落地生根。
(四)党支部书记立足单位实际“常态化”微宣讲
党支部书记充分借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载体,紧密结合单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职工队伍思想动态等,常态化地开展日常性宣讲工作,及时、准确地将党的各项政策方针以及企业的决策部署传达到职工,进行深入解读与动员,引导职工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保障企业的战略意图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五)管理人员反思讨论讲
组织管理人员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经济指标、工作短板以及业务卡点等问题,结合“爱企三问”等形势任务教育,开展专题活动,达成宣传思想工作与企业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使宣传思想工作切实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思想助力与方向指引。
(六)群团组织实施“分众化”沉浸式讲
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和生力军作用,利用传统节日和各类纪念日等,针对企业内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岗位性质、不同兴趣爱好等群体的具体特点,组织开展座谈交流、文体活动、主题实践等“分众化”沉浸式宣传教育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推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稳步迈进。
“135”宣教模式是国有企业在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一项积极且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打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样板,强化了企业领导干部的理论武装与示范引领作用;运用三种红色资源模式,丰富了宣传教育素材和形式,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探索“五种”宣讲路径,则让宣传思想工作更贴近企业实际、贴近职工需求,提升了宣传工作的成效。
国有企业应当持续深耕“135”宣教模式,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职工思想的新动态以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等,不断对该模式进行优化与完善,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与创新性,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思想保障、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更为良好的文化环境。(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物资供应中心 张海霞)
上一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下一篇:携程报名出境游 遭遇不少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