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唐波)8月15日,记者从黄百铁路红水河大桥项目部获悉,随着8月7日最后4根拱座斜桩浇筑完成,标志着这座位于黔西南州望谟县境内,主跨为570米的世界最大铁路专用拱桥基础工程竣工。
据项目经理陈东介绍,施工团队克服单根斜桩以25度倾角嵌入岩层超10米(截面达6.8×7.4米)、需一次性浇筑近千立方米混凝土的困难,创新采用“水陆联运”方案,通过北斗导航调度船舶运输,每日跨河运送混凝土12航次,效率提升50%。同时,运用全流程温控技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零缺陷。现场部署5G物联系统,实时监测28项参数。
据了解,黄百铁路从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为客货共线铁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通道核心工程,正线全长315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贵州段桥隧比高达81.6%。项目建成后,贵州至北部湾港铁路运距将缩短400公里,年增货运能力15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