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化身“少年机长”翱翔蓝天,体验“小小银行家”模拟理财,在古朴工坊里感悟千年酿醋智慧,于陶艺拉坯中触摸历史脉络……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团委依托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精心打造的系列特色研学课程非常火爆,一经上线便名额“秒空”。截至目前,22期课程已走进10所小学,覆盖超万名青少年,成为乌兰察布市素质教育实践育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些研学课程紧扣职业体验、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三大领域,以极强的沉浸感、互动性和教育性破解“教育内卷”的焦虑,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做”中悟。
在“少年机场”,一群“小机长”正襟危坐,手握操纵杆,在模拟舱里开启蓝天梦想;“安检区”前,孩子们认真检查每一个细节,体会责任的分量。隔壁教室飘来阵阵醋香,“小工匠”们正在老师傅的指导下打醋、制作醋桃酥,千年酿醋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
学生张同学在参加完研学后兴奋地说:“我们既是乘客,又是安检员,还是小机长,这样的体验太好啦!”
传统文化课堂同样精彩纷呈。茶修研学让孩子们在茶香氤氲中感悟礼仪与孝道;中医课上,辨识药材、习练八段锦,古老养生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一抔泥土在指尖旋转,化作北魏武士俑,孩子们在陶艺体验中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而“松塔倒流香”制作课,则将自然材料与传统香道结合,当青烟如流水般沿松塔缓缓流淌时,孩子们的耐心与专注力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锤炼。
“现在的课太有意思了!”张同学兴奋地展示自己制作的北魏武士俑,“我不仅学会了陶艺,还知道了我们乌兰察布的民族迁徙故事呢!”“现在的课程太受欢迎了,我们终于抢到了名额,孩子一期都不想错过!”8月19日,在乌兰察布市少年宫门口一位家长高兴地表示。课程的火爆背后,是社会对优质素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
据乌兰察布市青少年宫研学课程负责人陈琦介绍,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资源,计划增设人工智能、生态环保等科技前沿主题,并探索“周末营”“假期专题营”等新模式,为乌兰察布市青少年搭建一个更广阔、更优质的实践成长平台,让教育的种子在更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孙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