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北京环球影城成了全国人气儿最旺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多、排队久。有没有轻松一点的玩乐方式?不少人找来了陪玩“管家”。他们会规划路线,还能帮着带娃,体验过这项服务的游客说,陪玩“管家”让环球之旅轻松了不少,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
环球影城的璀璨夜景。(资料图) 本报记者 武亦彬 摄■陪玩故事
租个“奶爸”帮带娃轻松不少
武汉大学生可可和闺蜜来北京旅游,环球影城是最后一站。“家人们,明天冲环球,求有人带我玩!”在社交平台上发帖不到半小时,就有三位陪玩“管家”联系她。比价后,她们找了位谈得来的,每人收费200元。
游玩当日一早,双方在园区里碰面,对方询问了可可和闺蜜感兴趣的项目,并建议购买优速通。二人跟着“管家”一路小跑,先去玩了两个热门骑乘项目,中间穿插着看了三场表演。中午用餐和购物时,她们用上了“管家”的年卡打折权益,下午用优速通“二刷”了三个热门项目。“不用费时费力查路线了,这钱花得值。”可可对这次服务很满意。
“租个临时‘奶爸’帮我带娃,这一天轻松太多了!”吉林游客韩女士是带着两个孩子来环球影城游玩,也通过社交平台找了位陪玩“管家”。韩女士的女儿醒得早,“管家”先带着她提前入园游玩,之后韩女士再带着儿子入园跟两人会合。
“管家”根据最新排队时长规划了游玩线路,还提前占了花车巡游第一排的位置。“大哥全程帮忙推童车,遇到需要寄存的项目时帮着拎包。”韩女士直言,多亏找了“管家”陪玩。
在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上,以“环球影城”“环球影城管家”等关键词搜索,会弹出不少导游导览服务信息,价格在每人一二百元不等。
■“管家”自述
陪玩七八小时是个“体力活”
陪玩“管家”到底如何陪玩?记者采访了从业者老刘。
“80后”的老刘曾在一家文旅地产集团担任行政经理,辞职后开了家外贸公司。时间自由后,他想找份兼职。“你适合当陪玩‘管家’,也算做起老本行。”朋友的一句话让他动了心。因为家就在环球影城附近,他带着两个女儿来园区游玩了三百多次,玩遍了所有项目。
今年年初,老刘在社交平台上开通了账号,发布游玩攻略,解答网友提问,如果有网友需要陪玩,再私信进一步联系。他发现,有两类游客群体对于陪玩需求较高:一类是不想做攻略的年轻人,另一类是带娃家庭,后者比重能有七八成。
在老刘看来,当一名合格的陪玩“管家”,需要的本领可不少。首先要做好路线规划,用最短的时间带游客“刷”最多的项目,这就要求“管家”随时关注各项目的排队时间和表演开场时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项目的身高要求,避免出现孩子排到了却不能玩的情况。其次,要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他随时帮游客拎包递水,遇到“出片儿”的景点主动帮忙拍照。
为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老刘琢磨了不少小妙招:排队无聊时,他和孩子玩环球版“你画我猜”小游戏;孩子走累了耍赖,他掏出自制的“能量币”,集满5枚就能兑换小礼物……从事“管家”大半年来,老刘每周能接上三四单,暑期更是天天“爆单”,有不少人都是曾经的客人推荐来的。夏日酷暑难耐,一天要游玩起码七八个小时,老刘说陪玩是个“体力活”,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他打心眼里高兴。
■游客吐槽
“管家带着我们拼了老命地跑”
不过,不是所有顾客都能遇到满意的陪玩“管家”。多位游客反馈,有人在网上以环球“管家”身份揽客,宣传时说的是能快玩和免排队,可到了现场,满不是那么回事。
“管家有好几拨人要陪,带着我们拼了老命地跑步排队,玩完之后还得相互等待,热门项目并没有多玩几个。”游客思思坦言自己遭遇的陪玩“管家”服务堪比“智商税”,在宣传语中承诺能玩的项目有十多个,但实际上很多都是冷门项目。
记者尝试购买“管家”陪玩产品,发现里面有不少弯弯绕。在某旅游平台,一款产品名称为“14个项目快玩”,但记者咨询客服人员却被告知,快玩并非免排队,而是有人带着游客玩10到14个项目。
此外,不少陪玩“管家”要求添加顾客的私人微信,先在微信上提前支付订金,行程如有改期订金不可退还。“我就遇到过一个陪玩‘管家’,还没见上面呢,就要我先交100元的订金。万一对方不来怎么办?”游客孙女士就提到,在她的坚持下,最终她和陪玩“管家”还是在二手平台上进行了交易,“这样才放心。”
记者调查发现,多数陪玩“管家”是兼职的,与游客通过社交平台沟通并完成交易,也不签署任何书面协议。一旦发生纠纷,由于无合同、无发票,游客难以证明服务关系,向监管部门投诉或起诉时往往缺乏关键证据,就会遭遇维权难题。
老刘也坦言,环球影城陪玩“管家”群体的素质良莠不齐,他曾亲眼看到有同行在游玩某项目时故意打开腿部压杆造成停运,只为了让自己的客人能获得优速通补偿。还有的陪玩“管家”暗示自己能带着游客免排队,实际上却是和顾客一起去插队。目前,园区已加强管理,制止这类行为。
■兴起原因
能精准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
现如今,人们旅游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更追求深度体验和情感满足。私人陪游的兴起,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旅游服务单一、标准化的模式。多位旅游达人都向记者表示,传统旅行社提供的导游服务通常是面向旅游团,行程相对固定,而陪玩“管家”能为游客量身定制行程,精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是陪玩“管家”兴起的原因。
不过,由于是私人服务,而非常见的旅行社产品,多数陪玩“管家”并没有导游证。有二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导游杜女士就说,很多“管家”并非持证上岗的专业导游,而是对园区比较熟悉的年卡玩家。而根据北京环球影城的入园须知,游客在未经园区书面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导览服务、摄影服务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的规定,从事导游活动应当取得导游证。记者查询到,个人考取导游资格证后,必须通过挂靠旅行社或导游行业组织(如导游协会),才能申请导游证并合法执业。作为兼职的陪玩“管家”,很难找到机构挂靠。
■专家建议
加强背景审查 建立投诉机制
能不能将私人陪游行业纳入规范化管理?老刘希望,陪玩“管家”能像旅拍定制师一样,可以被更多人认可,甚至发展成为人社部认定的新职业。“这需要这门行当越做越大,而且一定要规避风险,实现规范运营。”他建议,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消保委已注意到这一新兴事物,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陪游”服务的管理,出台具有指导性的政策对服务行为进行界定,明确服务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强化从业者资格审核等。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私人陪游的背景审查和培训,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监管部门和平台还应该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和售后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本报记者 潘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