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 哪里有诉求 哪里就有志愿者服务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牛巧丽 通讯员 唐志祥
庆阳市卫生健康委在西峰区东湖公园开展的爱心义诊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参与;庆城县开展的学雷锋纪念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将义诊义剪、政策宣传等贴心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如今在庆阳市的街头巷尾、校园社区,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随处可见,成为城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紧盯“志愿庆阳”建设目标,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通过凝聚为民服务力量、构建志愿服务网络、满足多元服务需求“三步走”举措,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诉求,哪里就有志愿者的服务身影”,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凝聚为民服务力量
“不用去医院排队就能免费测血压、血糖,医生还耐心讲解并给出针对性建议。”近日,居民朱秀琴在庆阳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镇原县基层医疗延伸点义诊现场体验后说。
作为庆阳首支医疗领域的专业志愿服务队,庆阳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2022年5月8日成立至今,始终活跃在医护服务、捐赠慰问、应急培训等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志愿者也发展到了447人,志愿服务足迹遍及全市各个街道和乡镇,惠及群众超12万人次。
“护士的职责是治疗疾病,志愿者的使命是温暖人心。”第48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庆阳市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长脱亚莉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组织广大群众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重要载体。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支部发动、组织带动、群众主动”模式,创新“党建+”“行业+”“社工+”机制,以党员干部为骨干、以基层群众为主体,全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志愿服务队伍,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队伍结构。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截至目前,庆阳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56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26%。
构建志愿服务网络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始终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主场景,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会驿站等阵地,全覆盖打造家门口的“志愿服务圈”,推动社区成为志愿服务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好去处,形成了志愿服务“处处可见、人人可为、时时可享”的良好局面。
不久前,环县富润小康嘉园小区里垃圾清运不及时,网格员上报后,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物业随即安排车辆清运,部分小区居民也自发参与进来。小区居民韩生峰在帮完忙后说:“现在我知道,类似今天搭把手参与小区环境清洁等个人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都是志愿服务。”
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奉献者。这样的转变,源于志愿服务标准化站点的广泛设立,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类暖心服务,更推动大家从被动接受服务转变为主动参与奉献。
为了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制机制,调动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融入志愿服务事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庆阳纵向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横向组建了涵盖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50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凝聚起各负其责、联动高效的工作合力,形成全市志愿服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自从有了这个‘四点半课堂’,我再也不用为孩子放学没人接而烦心了。”说起西峰区合水东路社区开办的“四点半课堂”,居民郑瑞赞不绝口。
“四点半课堂”是西峰区石油路街道合水东路社区依托庆阳阳光志愿者协会培育打造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由社区工作者、协会志愿者、专业社工等人员组成,将“学、教、娱、管”融为一体,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作业辅导、手工制作、绘画阅读等多元化服务,精准解决了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需要什么,志愿服务就提供什么。
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一老一小”等群体需求,细化资源、需求、服务“三张清单”,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机制,着力把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常态化开展惠民暖心服务,实现为民“全天候”、服务“不打烊”。
近年来,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在聚力打造“大美庆阳·志愿同行”市域总品牌的同时,还常态化指导实施“四点半课堂”“爱心妈妈”“青春助力”等特色社区志愿服务项目680多个。如今,随着项目内容的不断丰富,一张张“需求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群众的多元需求也日益得到满足。
在今年的学雷锋月,庆阳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队伍以及广大志愿者,围绕扶弱助残、济困解难、环境保护、健康咨询、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40余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维度的惠民利民便民志愿服务活动近8000场(次),近1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惠及群众达50万人。
“我们将以打造‘大美庆阳·志愿同行’市域总品牌为抓手,聚焦工作重点,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推动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庆阳发展凝聚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庆阳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介绍。
责任编辑:郭林玉
上一篇:过好“紧日子” 用好每分钱
下一篇:下月起,个人养老金领取“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