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服务企业特派员”奔走于保山的厂区、车间,破解一个个困扰企业发展的难题。
今年以来,保山市大力推行“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从全市选派815名干部,对1544户企业开展挂联服务,不断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至6月,全市共收集企业诉求982件,办结775件,办结率78.92%。
抓好政策落实 解决急难愁盼
“从年初开始,我们选派6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突出的干部,作为挂钩服务企业特派员,对全市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9户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挂钩或驻点服务。”保山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把方便留给企业,把“麻烦”留给自己。保山市各级“服务企业特派员”深入企业,用心用情抓好政策落实、要素保障、权益维护等服务工作,及时精准向企业推送国家和省级惠企政策168项、市级惠企政策14项,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道路硬化、用电保障、原料困难等急难愁盼问题34个。
保山市推行“指尖政务”模式,通过短视频、推文等方式对284项涉企高频服务事项进行政策解读,企业可通过“刷视频”学政策、“看直播”办业务,让政策红利直达生产经营一线。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政务服务直播10场(次),解答问题1235条,获赞超32万人次。
为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保山市自主开发“保山营商环境直通车”微信小程序平台,着力推动政策精准送达,畅通企业诉求线上收集办理渠道。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有8550户企业入驻,平台分类推送最新涉企政策44项,惠及企业77712户(次);收到企业线上诉求173件,办结171件,办结率达98.84%。
保山市还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专线专席”,面向全市涉企重点部门抽调600名业务骨干,组建营商环境专家库,在线释疑解难。目前,全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电话总量12114件,其中诉求主体为经营主体的170件,立即办结64件、协调办结9件、交办87件、调查4件、转阅6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提升服务质效 助企纾困解难
保山市将“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与政企沟通“圆桌会议”、领导干部挂钩联系企业等统筹整合,形成“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对内构建“并联审批、限时办结”效能提升机制,对外推行“专员对接、上门服务、政策包送、诉求直通”精准服务体系,做实领办、帮办、代办服务。
该市还积极开展上门“巡诊问诊”服务,组建中小企业帮办代办团队,全面落实“扫码入企”制度,推动“服务企业特派员”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企业特派员”助力一批中小企业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迈进。全市17家企业被认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企业被认定为专精特新企业。
保山市组建“惠企服务小组”,由“服务企业特派员”牵头,深入企业摸实情、解难题,推动惠企纾困政策从“纸上”落实到“地上”。
今年以来,保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重大问题。围绕企业在要素保障、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烦心事,市政府主要领导推动隆阳区紧盯难点问题,解决了隆阳区政府与保山麦丰农产品有限公司延续多年的土地出让合同纠纷;推动云南通威在6月底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复产,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保山市健全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设置金融特派员,搭建银企对接沟通桥梁,帮助企业协调拨付各类拖欠资金,着力解决企业贷款抵押登记难、担保增信难、利率高期限短等问题。上半年,全市推动银行对民营企业累计授信17.97亿元,放款40户、10.6亿元。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保山市将完善“服务企业特派员”长效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建国 杨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