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海证券报
新华财经上海8月20日电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近段时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聚焦促消费、惠民生等领域出台一揽子举措。业内专家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加快预算支出、政府债券资金的落实到位进度,不断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支撑、带动、放大作用,财政支出仍有望保持一定的强度,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
为了提振消费,今年将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分四批次逐步下达,以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7月财政部下达第三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690亿元,10月将下达最后一批690亿元。
“接下来促消费政策力度还将进一步加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7月份下达的第三批690亿元以旧换新资金,预计大部分将在8月形成支出,并带动8月社零增速回升。
此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于近期下达完毕,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等领域约8400个项目,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
民政部、财政部7月16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民政部、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组织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将进一步带动养老服务领域社会资源投入,助力养老服务行业和市场加快发展,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被视为金融“国补”的两项贴息政策落地,标志着提振消费举措再加码。8月12日,财政部等多部门对外公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分别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1个百分点。
财政部经建司副司长吴盖透露,将加快出台提振消费增量政策举措,引导地方提升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一方面,支持部分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重点城市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打造更多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支持我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部分重点消费城市,开展国际化消费城市建设,提升消费便利度和体验感。
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
财政部下半年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民生保障,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近日印发的《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自2025年1月1日起,对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个月发放300元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超过2800万婴幼儿直接受益,一个新生儿3年累计最高可以获得10800元财政补贴资金。按照工作计划,各地将在8月下旬陆续开放育儿补贴申领,8月31日前全面开放育儿补贴申领。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于8月初正式对外公开。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儿童一年保育教育费,免除标准由各地确定,这将直接惠及1200万名左右儿童。据财政部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一年两个学期预计增加财政支出约400亿元。
财政部8月13日发布消息称,为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能力水平,2025年春季学期,支持地方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惠及约91万残疾学生,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共同承担。
“7月以来,国家育儿补贴实施方案、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财政更大力度支持稳就业等政策措施出台,充分表明财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更多资金资源将‘投资于人’。”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
“下一步,财政部门将紧盯老百姓急难愁盼,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安排的‘民生含量’,织密兜牢人民生活‘安全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财政部社会保障司副司长葛志昊表示。
财政支出将保持一定强度
今年以来,财政部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出保障。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
“展望2025年下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通过保障一定的支出强度,在消费、投资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效应,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说。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宏观固收团队分析,下半年支出端的节奏取决于收入和债务发行节奏。根据余量和地方债发行计划测算,预计三季度广义赤字(国债净融资加新增地方债)超过3.4万亿元,和二季度基本持平,四季度广义赤字为2.3万亿元。
考虑到近年各地的新增专项债发行工作基本在四季度前完成,且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市场机构普遍预计新增专项债将在三季度加快发行节奏,7月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则进一步印证市场预期。
沈建光建议,下半年全面释放财政政策效力,还需着力促进物价合理回升、推动楼市止跌回稳。同时,做好政策储备,在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出台增量政策(如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提前下达明年政府债额度、增发国债等),保障下半年财政支出强度。
编辑:尹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