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青字号”高原冷凉蔬菜出海记
创始人
2025-08-20 03:26:27
0

8月19日9时30分,海东市人民政府与西宁海关正式签署《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万吨级出口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合作协议》,标志着我省万吨级出口规模的高原特色蔬菜产业项目驶入发展快车道,为“青字号”农产品走向世界铺就坚实通道。

高原“冷资源”变身外贸“热引擎”

海东市副市长王晓红在介绍发展情况时,描绘了一幅高原特色农业的崛起图景:依托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冷凉气候、纯净水土的天然禀赋,海东市已建成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4个、百亩基地57个,种植总面积达31.17万亩(1亩≈0.067公顷),年产量近75万吨,年产值高达36亿元。这片土地孕育的284种高原冷凉蔬菜,不仅以“鲜、活、快”的品质征服国内外市场——采摘后24小时内即可抵达北京、上海等地市民餐桌,更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今年海东冷凉蔬菜出口预计突破1万吨,出口量占全省的90%。”王晓红介绍说。从2023年首次叩开国际市场大门,到如今出口市场拓展至俄罗斯、东南亚、中亚等地,海东冷凉蔬菜正以惊人速度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

海关“组合拳”打通出海“高速路”

西宁海关副关长肖宇细数海关赋能高原蔬菜出海的创新实践。聚焦“流程简一点、通关快一点、市场多一点”目标,西宁海关将出口种植场备案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至2小时,打造蔬菜出口“零等待、零延时”的通关体验。供港蔬菜物流时间更是从72小时不断压缩至12小时。

“截至7月,今年海东市冷凉蔬菜出口1905吨,同比增长1.4倍。”肖宇用数据印证着冷凉蔬菜释放的“热效应”。海关推动的“口岸+属地”监管互助、应急联动机制,以及对标国际标准,推动种植基地标准化建设,为高原蔬菜贴上了“绿色、有机、无污染”的金字招牌。

万吨级产业集群启航在即

此次签约的核心成果——“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出口海关工作服务站”获西宁海关正式复函批准设立,是省内首家。

海东市将以此签约为契机,强化基地建设与认证,落实240万元专项资金等扶持政策,与海关携手擦亮“青字号”出口品牌。西宁海关将推动建立“关地企”直通机制,深化“问题清零”与“一企一策”服务,以更优营商环境护航高原蔬菜扬帆远航。

当合作协议落笔生辉,高原冷凉蔬菜产业翻开了新篇章。一条从青藏高原直通国际市场的“蔬菜丝绸之路”,正随着合作的深化而愈发清晰宽广。

(刘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探源文明 培根铸魂 (来源:沈阳日报)转自:沈阳日报  为增进广大未成年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教育引导中小学生保护...
《浴血荣光》:让历史告诉未来   作者:王洪 王紫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高级记者,复旦大学博士生)  电视剧《浴血荣光》以1927...
重庆渝中公安:创新网约房智慧监... 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兴路228号的熊猫公馆,2017年竣工,位于重庆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交通便利,距离解...
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在成都开幕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淼 付真卿 陈俊伶)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
机关作风整顿个人自查报告模板 ...   自市委、市政府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发现自己还有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认真加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