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晚,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以0比3不敌世界排名103位的比利时选手拉森福斯,无缘男单16强。
这是两人的首次交手,拉森福斯手感火热,以坚决果断的连续快速进攻给梁靖崑造成威胁,三局比分是11比5、12比10和11比6。梁靖崑的这场失利,让国乒男单在本次赛事的处境雪上加霜,此前林高远、向鹏已在首轮出局。
这场失利的刺眼之处,远不止“主力输给低排名选手”的冷门。比赛中,拉森福斯凭借坚决的连续快速进攻,一次次撕开梁靖崑的防线。以前,国乒主力选手战低排名选手几乎难有失利,如今却屡屡被各个国家冒出来的新人所制约。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国乒男单首次在国际赛场“一轮游”,遇强不适应、遇新难应对,这个问题正逐渐从个别现象演变为需要警惕的共性困境。
回溯国乒男队的辉煌历史,梯队建设始终是核心竞争力之一。从马龙、张继科、许昕的“黄金一代”,到樊振东、王楚钦的“中生代领军”,每一代选手的成长都伴随着充足的赛事历练。但如今,随着国际乒坛年轻选手的快速崛起,国乒男单难觅“三驾马车”,尤其是洛杉矶奥运会乒乓球项目的金牌将增至6枚。在巴黎奥运会后的多场国际赛事中,被寄予厚望的国乒年轻选手在面对新兴打法时的调整能力显现短板,再加上心理层面背负上极大的压力,使得多场国际赛事中,常常只有王楚钦苦苦支撑起后半程比赛。
如何多多提拔、锻炼新人,是目前男队亟待解决的课题。
向鹏负于奥恰洛夫
当前国乒的选拔体系中,年轻选手多在国内联赛或低级别国际赛事中锻炼,面对WTT大满贯这类高强度、高关注度的赛事时,往往因大赛经验不足陷入紧张,而主力选手则长期承担“保成绩”的压力,难有足够的空间去研究新战术、适应新节奏。
新人缺历练、老将扛重压的局面,若不及时调整,恐将影响国乒男单的长期竞争力。事实上,国乒并非没有提拔新人的基础。比如女队小将陈熠,以往多参加WTT支线赛事,近期她获得了不少宝贵的大赛机会,且表现抢眼,通过一场场胜利奠定了信心,也在负于高水平选手的过程中,总结到了宝贵的经验。
巴黎奥运会后,除了林诗栋,还有不少年轻选手在国内赛事中崭露头角,若仅局限于陪练或者参加低级别赛事,很难真正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主力。要知道,当年樊振东首次参加世乒赛的时候,年仅16岁。
2013年3月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举行的2013年世乒赛中国男队选拔赛第三阶段首日A组比赛中,樊振东1胜1负,将参加下一阶段的分组赛——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当然,提拔新人并非意味着放弃老将,而是要在保成绩与培育新人之间找到平衡,培养能扛住压力、破解新打法的新一代力量。在后续的赛事选拔中,国乒男队是否应当调整策略,形成“以老带新、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或许是可以商榷的一个课题。
原标题:《WTT梁靖崑负世排103位选手,国乒男单已三人出局!王楚钦缺席后谁扛大旗》
栏目编辑:黄永顺 题图来源:WTT世界乒联 图片来源:WTT世界乒联,新华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陶邢莹
上一篇:江海风情 | 打赤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