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8月19日,记者从京昆高铁西昆公司获悉,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五局承建的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全长21.17公里的炳辉隧道顺利贯通。这条隧道横穿云贵高原乌蒙山脉腹地,工程地质极其复杂,是渝昆高铁两座超20公里特长隧道之一,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座贯通的20公里以上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特长隧道。
炳辉隧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境内,全长21.17公里,采用双洞单线设计,地处高原斜坡地带中山峡谷区,具有地形起伏剧烈、褶皱构造强烈的特征,属I级高风险隧道,是渝昆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全隧最大埋深811米,集低瓦斯、岩溶、软岩大变形、岩爆、涌水、断层破碎带流砂等多种不良地质于一体,日均涌水最高达10万立方米,勘察设计和施工组织难度极大。
中铁二院渝昆高铁项目部副经理李济良介绍,针对炳辉隧道“地质条件复杂、风险等级高、工程规模大、工期进度快”特点,他们采用“空、天、地”等综合勘察手段,对各类不良地质进行了充分判识,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与地质核查相结合,建立“事前预警、事中核查、事后确认”的工作模式,并按照全动态设计管理模式,第一时间响应地质变化,提出应急解决方案37项,实现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超前精准预报,为全隧安全贯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中铁五局的建设者们持续深化精品工程创建,通过配置三臂凿岩台车、锚杆钻机、拱架安装机、自铺式智能衬砌台车以及自动化监控量测系统等先进设备,打造机械化施工流水线,大幅缩短作业时间,有效提升施工作业效率。同时,针对正洞及辅助坑道作业面众多,施工通风及排水技术要求高的复杂情况,建设团队构建“以排为主、堵排结合”的立体治水体系,逐级进行抽排水作业,成功攻克了特长隧道洞内排水难题,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进度。
在乌蒙山脉腹地,建设20公里以上特长隧道任务艰巨,缺乏可借鉴的经验。中铁五局渝昆高铁项目部现场负责人景国庆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创新采用了‘2横洞+2斜井+1平导’的施工方案和中间小导洞先行贯通措施,在高峰期,多达22个掌子面同步进行掘进作业。”针对高压玄武岩裂隙水、软弱破碎富水不整合接触带等工程地质难题,他们构建了“注浆+管棚支护+智能排水”的立体防线,疏堵结合,有效将风险降至可控范围,月进尺最高达到135米,成功实现了单线隧道快速高效施工。
随着全线首座20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的贯通,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隧道贯通已达85%,桥隧施工完成超95%。目前,渝昆高铁建设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路基、桥梁、隧道等站前主体工程已基本成型,站后“四电”及站房工程正在加速推进,即将全面进入无砟轨道施工。
渝昆高铁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700公里,其中云南省境内长388.6公里,是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重庆到昆明的行车时间将大幅压缩,极大地提升西南地区与全国的交通便利性,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记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