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是2025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
创始人
2025-08-19 17:34:20
0

中国股市估值逻辑正在转变,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从经济周期波动,转为贴现率的下行,我们继续看升中国股市前景。4月9日,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提出,“2025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无风险利率下行”,如今已成为市场的广泛共识。但是,改变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观念向好的关键一招是什么?一直以来,市场认为影响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业绩、无风险利率、风险偏好等。事实上非常容易被忽视,但绝不能忽视的是制度的变化,这个因素在中国市场比其他市场更重要,在特定时期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今,“提高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改变的不仅仅是制度,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风险评价。由此,我们认为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共同构筑起中国股市“转型牛”的基石,A/H股市场仍具备进一步上行空间。

观念的转变之一,在于资本市场改革从制度设计上提高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改善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过去公司治理不完善、股东回报不足、融资市减持多等广为诟病,阻碍投资人入市意愿。正本清源,以2024年新“国九条”为起点的资本市场改革,正不断提振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兴趣:1)完善基础制度。退市新规、减持新规、交易监管、信披违规与财务造假处罚等严格监管与罚劣出清,资本漏出被有力遏制。改变的是,中国股市的可投资性在制度意义上显性提高。2)提高投资者/股东回报。中国资本市场的定位30年来首次侧重投资,上市公司分红从鼓励自愿到强制与激励并举;设立回购增持再贷款,鼓励回购扩展来源;推动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等。改变的是,投资人/股东回报得以提高。美日韩等海外市场发展也有类似经验,制度改革的作用虽看似并不直接,却深刻影响投资人对待市场的观念与行动,进而影响市场表现。

观念的转变之二,在于资本市场改革,通过稳市机制构筑中国股市的“防火墙”,系统性降低中国股市的风险评价,中长期资本入市引领投资端发展。互换便利与回购再贷款的设立,与面向中国股市的战略性力量储备,不仅扫清了中国股市流动性改善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中国股市的风险预期和波动底线得以明确,并极大改善社会各界尤其是投资人面向风险的态度。此外,监管部门要求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新增保费的30%配置A股,同时险资股权投资改革试点创新,“长钱长投”体系正在建立和落地。事物发展并非孤立,稳市机制、长期长投与制度完善和可投资性提高彼此链接,既具风险应对的“防火墙”,也有长期发展的“推进器”。

中国股市迈向“转型牛”,无风险收益下沉外,资本市场改革是中国股市上升的第二个关键动力。一瓶水的估值于城市与沙漠不尽相同,水未变,而人的观念在变。股票价格反映的是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如今股市对提振社会信心,优化资源配置同样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次与资本市场改革相关的股市走牛案例,远有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近有2019年注册制改革与科创板设立。2025年以来全国各地客户拜访中,我们更坚信了中国“转型牛”之大势所趋。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中国行情也将更全面。

风险提示:政策理解偏差,地缘政治不确定抬升,经济下行超预期等。(作者: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 路颖 方奕 郭胤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财长贝森特重申对印度购买俄...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重申,政府计划因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提高对印度商品的关税。目前距离这项...
“特泽会”上万斯为何全程沉默?... 美国东部时间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半年后再次到访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双边会晤。随后,多名欧...
A股“虹吸”效应加剧,债市一度... 短期来看,债市仍将面临股市带来的分流效应。 A股做多情绪爆发,周一(8月18日)上证综指一举突破37...
工信部等六部门:部署进一步规范... 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
立讯精密正式递表赴港IPO ... 立讯精密赴港上市进程再进一步。日前,立讯精密公告,公司已于2025年8月18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