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加大对海外工厂的投资力度,以加强与美国特斯拉及其他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竞争。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8日报道,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周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企业去年海外投资约160亿美元,略高于国内投资的150亿美元的。这是自2014年有记录以来,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额首次超过国内投资额。
报告写道,中国相关企业依据自身所处的市场细分领域,采取了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FDI)策略。其中,电池制造商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更高,是海外扩张的先行者。而电动车整车制造商的重心仍主要放在国内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在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电池领域,在海外投资中占比最大,高达总投资的74%。报告指出,受高额运输成本和本地化供应需求的推动,宁德时代、远景集团、国轩高科等主要电池制造商,已纷纷效仿特斯拉、宝马现有客户,进军海外市场。
相比之下,在贸易壁垒不断加剧等背景下,中国汽车制造商直到近期才开始更加重视海外本地生产,但海外组装厂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国内制造投资规模大幅下滑,从2023年的410亿美元骤降至去年的150亿美元。2022年已宣布项目的投资峰值曾一度超过900亿美元。
报告指出,“这是中国零排放汽车企业的海外投资首次占据主导地位,是一项历史性转变。此前,约80%的投资都集中在国内市场。”
荣鼎集团的高级研究分析师、报告作者阿曼德·迈耶(Armand Meyer)告诉彭博社, “海外投资超过国内投资,这一现象既反映出中国市场已趋于饱和,也体现出‘向海外扩张以追求更高回报’具有战略吸引力。”
不过,数据同样显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面临的挑战远大于国内。海外项目通常成本更高、建设周期更长,且需应对更高的监管与政治风险。
报告写道,“中国国内的电池工厂通常在3至12个月内即可启动建设,而海外工厂则需要10至24个月。在部分案例中,开工前的筹备流程甚至超过两年。”
中国零排放汽车供应链已宣布的制造业投资规模,浅色为海外投资,深色为国内投资。报告截图CNBC提到,7月底荣鼎集团发布的另一项研究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汽车行业是中国对外投资第二活跃的领域,共计29笔重大投资,总规模达68亿美元,仅次于材料与金属行业。
这份报告指出,其中仅两笔交易就占到总投资的56%。分别是:华友钴业宣布投资20亿美元,参与印尼一座总投资84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综合园区项目,以取代韩国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在项目中的位置;以及广汽集团宣布在巴西戈亚斯州投资13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工厂。
荣鼎集团还注意到,“中国电动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投资活跃度高于往常,共达成8笔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笔由中国电池材料制造商格林美主导,该公司承诺投资2.93亿美元,扩建其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三元前驱体工厂。”
据CNBC报道,最近一段时间,多个海外工厂项目已陆续投产。
就在上周五(8月15日),恰逢中巴建交51周年纪念日,长城汽车宣布其位于巴西的首家工厂正式投产。当天,巴西总统卢拉在圣保罗州内陆城镇伊拉塞马波利斯出席了投产仪式。向中国车企表示祝贺的同时,卢拉鼓励车企将巴西作为拓展拉美市场的平台。
“把巴西作为基地,作为你们向拉美销售产品的平台……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吸引其他产业来此投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他继而内涵离开巴西市场的美西方企业,“指望巴西政府吧。想离开的就离开,想来的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卢拉表示,巴方热切期待中国新能源车企为巴西带来创新技术和高质量就业,助力巴西汽车工业实现复兴。他提到,在福特、梅赛德斯等西方汽车公司纷纷撤离巴西的情况下,是长城等中国车企选择入局,加大对巴投资。
15日,卢拉和副总统阿尔克明出席长城汽车工厂落成典礼 巴西媒体
无独有偶,2023年7月,比亚迪也接手了福特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废弃工厂,着手设立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两年后,今年7月,卡马萨里工厂顺利举行首车下线仪式。
再早些时候,电池科技企业远景动力于初夏6月之时宣布,其位于法国杜埃的电池超级工厂正式投产。法国总理马克龙当天手持煤油灯和电池发表致辞,寓意杜埃从传统能源中心走向清洁智能电力时代。
据悉,作为中法两国在绿色能源和先进制造领域合作的标志性成果,该工厂预计每年可为约2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高性能动力电池,主要供应雷诺等车企。
中国整车企业也在加速全球布局。作为中国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已在巴西和泰国设厂的比亚迪,还计划进一步在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亚建设新设施;奇瑞汽车也已承诺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设电动汽车工厂。
另有消息称,长城汽车正考虑在拉美地区再建一座工厂,最快将于明年年中做出决定。该公司暂未回应置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