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手”护记
创始人
2025-08-19 08:16:22
0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樊昕旖

  通讯员 张 榆 罗洁琼 高硕旻

  张 绩 包璐晨

  医生这个称呼,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医生,总以双手托举新生的脆弱、缝合生命的裂痕、传递经络的温度……他们的“手”,是最动人的语言。岁月里,这双手的守护从未缺席;病痛中,这双手总在刀尖上“起舞”;急救时,这双手又在按压间抢救生命。这双手总在需要时伸出,把“医生”二字的重量,化作触手可及的安心。

  今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临床一线,追随四位医生的不同“手”迹,记录他们日常“手”护生命的故事,探寻流淌在指尖的医者仁心。

  持管的手

  要准得能守住生命防线

  “滴、滴、滴……”昨天上午,在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手术室里,心电监护仪的声音平稳响起,医护人员开始忙碌起来,第一台手术是宫外孕手术。

  手术麻醉是麻醉医师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当天一早,医院麻醉手术部执行主任倪华栋就来到手术室,逐一检查所有仪器。手术开始前,倪华栋早早就位,将所有麻醉药、抢救药准备就绪,与手术医生再次核对患者情况、手术部位和麻醉方案后,就开始为患者实施麻醉。他精准调整药物剂量,掌心稳稳托住注射器,一边缓慢推注,一边紧盯监护仪上跳动的曲线。麻醉药缓缓注入患者体内后,倪华栋迅速拿起喉镜,打开患者口腔,将气管导管顺喉镜送入,“插管是项技术活,什么时候左拧、右拧,什么时候插到位,都得拿捏准,还要避免损伤患者气道。”

  手术期间,任何一个与麻醉相关的细节都不能疏漏,倪华栋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受患者个体差异、手术操作差异、患者病情变化等因素影响,麻醉医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如果术中出现紧急情况,我们要及时补液、输血等。”倪华栋说。

  倪华栋还记得几天前的一台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是位60多岁的大伯。手术初始平稳,却突然出现渗血,倪华栋立即提醒手术医生,患者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心率加快。在采取提高吸入氧浓度等措施未见明显效果后,团队考虑患者为空气栓塞。随后,确认静脉存在破口后,他们快速调低患者头位并转为左侧卧位,阻断空气进入体循环。不久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术后,倪华栋还要“手”护患者度过复苏期。

  施针的手

  要快得能感知穴位的脉动

  左手拇指按住穴位旁皮肤轻轻绷紧,右手捏着0.3毫米粗的银针,针尖对准穴位后,手腕轻抖发力,银针刺入皮下,干脆利落。不到1分钟,十余根银针全部稳稳扎进患者身体的不同穴位,针尾还带着细微的震颤。

  “飞针”是嘉兴市第二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许旭杰的“拿手绝活”。“我们施针讲求快准狠,看起来好像很轻,实际上手指用了很大力,只是速度够快,所以患者感觉不到明显痛感,也不会损伤周围组织。”许旭杰边说边抬手示范,指腹捏着银针轻轻转动,随时准备“飞针”施术。

  许旭杰虽然年纪不大,但名气不小,诊室里常有从外地慕名赶来的患者。患者严阿姨就是专门从河南来嘉兴求医的。严阿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多年,当地治疗效果不佳,在家人的陪同下驱车来到嘉兴市第二医院。由于腰椎疼痛已经严重到无法直立,严阿姨当时几乎是被家人“抬”进医院的。

  在了解严阿姨的病情并完成查体、CT等检查后,许旭杰立刻为她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首先针对腰椎局部神经根水肿区域进行针刺松解,接着按手足同名经相应配穴方法平衡两侧肌力和神经兴奋性,随后双手轻顶腰椎两侧,用龙氏正骨手法释放受压的神经根,再取火罐沿腰背走罐理筋,最后用肌筋膜链的理论松解颅骶椎区域。经过一次治疗后,严阿姨已能站立,第二次治疗后她就能自己走出诊室,10余次治疗后基本痊愈。

  针灸推拿科主要的治疗方向包括神经康复、运动康复和脏腑功能康复等。“我们主要通过感知各穴位脉动,帮助患者把身体状态调整至更健康水平。”许旭杰说。

  托举生命的手

  要柔得能护住新生儿心跳

  清晨7点刚过,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诊医师陆国琴已换好室内衣,站在洗手台前,双手在水流下反复揉搓,掌心的洗手液搓出细密泡沫,连手腕都绕着圈仔细擦拭——这是她触碰宝宝前雷打不动的“仪式”。

  手部清洁完毕,她轻轻走进病房,在暖箱旁俯下身,拿起听诊器,将早已焐热的听诊器头轻柔地贴在宝宝胸前,细细听诊心肺的动静。结合血氧饱和度监护仪上的数值,她精准调整着呼吸机参数。确认宝宝情况平稳后,她挤了一些免洗消毒液,认真揉搓双手,转身走向另一个正在哭闹的小家伙,将他小心抱入怀中,用手掌轻轻拍着安抚。

  新生儿病房住的大部分是早产儿,还有部分因黄疸、低血糖或出生时缺氧窒息入院的宝宝。“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出生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抢救对我们来说,是随时可能拉响的警报。”陆国琴的声音轻轻的,却带着沉甸甸的责任。

  就在不久前,这里刚抢救成功一名胎龄仅24周+1天的宝宝,刷新了嘉兴最小胎龄早产儿的抢救纪录。宝宝出生时呼吸极度微弱,心率小于60次/分,无哭声,四肢瘫软。情况危急,新生儿团队第一时间用最小号气管导管经口气管插管,帮助孩子建立有效呼吸,同时用双指法轻而稳地做胸外心脏按压,一点点把心率提上来。等生命体征稍稳,宝宝在呼吸机辅助下被转入新生儿科,随后又顺利建立脐静脉置管,开通了静脉营养的“生命通道”。

  这样的抢救,时不时就会上演。“我们的抢救过程紧张迅速且要异常小心,稍有力度偏差就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陆国琴说,他们是帮宝宝闯过生命第一关的人,得稳稳护住每一次心跳。

  持刀的手

  要稳得能绣好生命锦缎

  一周五个工作日,一天行政工作、两天门诊、两天手术——嘉兴市中医医院妇科主任杨晓敏的一周,总是被精准划分。

  “多的时候一天就要完成十几台微创手术,有时候下了门诊的午休时间还要抽空去做几台手术。”从医22年,杨晓敏始终揣着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心。她说,妇科手术虽相对其他复杂手术难度可控,但最需要细心与耐心,既要切除病变,又要保护器官功能,每一步都要“精雕细琢”,容不得半分差池,“常见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妇科良性肿瘤,我们都采用单孔腹腔镜技术,既能减少术后疤痕,又能减轻患者痛苦。”

  去年小年夜,杨晓敏接诊了一位因肚子痛就诊的患者,经B超检查后提示黄体破裂伴腹腔内大量出血。为了让患者能尽早康复回家过年,杨晓敏立刻协调急诊手术室。手术台上,杨晓敏轻轻掰开患者脐部最深的皮肤褶皱,手持手术刀精准划开一个1.5厘米的切口,迅速放置好切口保护器,动作利落又不失细致。将固定钳、操作钳和腹腔镜通过小孔置入后,她的目光聚焦在腹腔镜显示的画面上,指尖随影像微调角度,在缠绕的血管间精确定位出血点,轻轻一夹瞬间止住出血,接着慢慢剥除黄体囊肿,再对黄体破口进行精细缝合。缝合完毕后,杨晓敏转动腹腔镜探查确认无渗血,冲洗腹腔后完成切口缝合。

  整个手术过程不到20分钟,这高效的操作背后,却藏着极大的技术挑战——在直径不足2厘米的操作空间里,3个器械必须保持精准的三角定位,这就要求医生的手必须要稳、要巧、要细。“就像用2米长的筷子穿针引线,手抖1毫米,体内偏移可能就是1厘米。”杨晓敏说。

  镜头聚焦的4位医生,不过是禾城2万余名执业(助理)医师,以手托举生命的寻常缩影。

  流调人员在追踪病毒轨迹时的反复比对、心理医生在沙盘推演间的温柔引导、急救医生在实施心肺复苏时的坚定发力……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手”护细节,始终以不同维度的专业技法,编织着守护生命的立体防护网。每一记手法背后,都是“德馨于行”的初心坚守,是“技精于勤”的岁月磨砺,更是把患者安危稳稳攥在掌心的医者担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单一储蓄难抵存款利率下调,大众... 【单一储蓄难抵存款利率下调,大众理财转向配置时代】最新数据显示,开放式基金#上半年基金规模增长1.6...
雪浪环境涨2.16%,成交额1... 8月19日,雪浪环境盘中上涨2.16%,截至10:56,报5.67元/股,成交1845.95万元,换...
小赢卡贷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守护... 当前,金融监管持续深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空前高涨,构建全方位、机制化的“大消保”格局已成为金融科技...
【医师节特辑】曲靖市妇幼保健院...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节日主题,于8月16日上午,在寥廓院区与南苑院区同步举办了大型 “8.19 医...
华菱精工涨2.02%,成交额5... 8月19日,华菱精工盘中上涨2.02%,截至10:57,报13.65元/股,成交5355.9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