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去EVA雕像打卡,然后去大悦城,再去百联……对于7月到上海参加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各项活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条经典打卡线路。
但对于资深的二次元粉丝,则有小红书上没有攻略的另一条线路:在“魔都”,必须走一遍米哈游、哔哩哔哩(B站)、鹰角、叠纸、TapTap,才算真正达成了“朝圣”。这是妥妥的二次元风味的工业旅游,只是旅游目的地多为游戏厂商——恰是上海这个“二次元之都”的底色所在。
这个暑假,上海的二次元“浓度”超预期“爆表”。
7月4日至8月10日,2025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活动成功举办,首次实现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Bilibili World)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三大动漫游戏展会联动。以7月11日至13日举办的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为例,3天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万人次看展,较2024年增长15万人次,持护照购票用户占比也达到13%,为历届最高,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规模ACGN综合展”。
事实上,在二次元粉丝圈里,2020年就开始流传着一句话:“不去秋叶原,要看魔都F4!”结果,上海的工业旅游风格就变得很有特色了。
放眼全国,快消类工业旅游一直都是重头戏,常被提及的案例如青岛啤酒、蒙牛乳业等,皆是如此。环顾全球,最知名的工业旅游目的地是德国鲁尔区,该地从1999年就开始整合工业旅游路线,将主要工业旅游景点整合为著名的“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包括19个工业遗产旅游景点、6个工业技术和社会史博物馆、12个典型的工业部落等。
而在上海,年轻人的工业旅游走向就变成了二次元游戏厂商,哪怕没有遇见开放日,站在门口打个卡也算“到此一游”。
为何会聚合出魔都F4?米哈游、莉莉丝、叠纸、鹰角的创始人,大多表达过他们对二次元的热爱,为爱发电成了这些游戏公司的底色。他们在坚持自己的“诗和远方”时,悄然改变了上海游戏产业的生态——海派,需要扎根在最潮流的商业文化、消费文化之中。游戏,同样如此。
可真的就是热爱这么简单吗?
谈到上海二次元,很多人都会追根溯源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辉煌。但对于这一轮上海二次元浪潮而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只是一个引子,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游戏创业者,希望从观赏者变成创作者。
同人社是这群创业者大多拥有的一个标签。所谓“同人社”,指的是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动漫作品的一群人组成的社团,这在大学中很流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数字IP应用工委秘书长滕华曾分析称:“通过世界观、角色形象、剧情等内容唤起用户情感共鸣,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向游戏,是上海游戏产业具备的优势。”这些共鸣的由来,恰恰是同人社的聚合之本。
“上海交大”和“2011年”两个关键词不可或缺。米哈游、鹰角、悠星等不少二次元游戏公司创始人大多毕业于上海交大,而在诸多报道中,都会提到他们或多或少参加过同人社之类的社团,并且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制作同人游戏。2011年,米哈游崩坏系列第一部作品《FlyMe2theMoon》以付费独立游戏的形式上线,在免费游戏大行其道之时,却捞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和第一轮风投,尽管不多,但可以让自己的梦想继续下去。一年后,《崩坏学园》得以问世,正式建立“崩坏世界观”。同一年,还在早稻田大学就读的姚润昊开发出了《暖暖的换装物语》,由此开启了换装手游市场。2013年,他回国创业,推出了国内最早女性游戏品牌“暖暖游戏”,并创立了叠纸网络。
为何他们都选择上海?因为这里有中国最多的同路者。除了魔都F4以外,还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