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今年三伏“短”了10天?
创始人
2025-08-19 07:22:35
0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 18日,末伏的最后一天,意味着今年长达30天的“三伏”终于落幕,要出伏了。专家表示,今年的“三伏”是“短三伏”,所以出伏时间比较早。今年出伏时间比去年、前年和大前年各早了5天、1天和6天。

三伏天,又称“三伏”,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的总称。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介绍,初伏和末伏固定都是10天,中伏则不固定,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

如何确定某一年的“三伏”是30天还是40天?“夏至后不久,便是伏天。俗语说‘夏至三庚便数伏’,其中的‘庚’,指的是我国古代历法天干地支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中的‘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下一步,是确定末伏的时间。俗语说‘秋后一庚入末伏’,说的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便是末伏的开始。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杨婧说。

今年的“三伏”很有意思,不仅终结了2015年至2024年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的纪录,同时也开启了2025年至2036年连续12年的“三伏”30、40天交替出现的序幕。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与庚日的循环周期和每年夏至、立秋的对应时间有关。另外,‘三伏’热与不热不是由其持续时间长短而定,而是由光照、温度、湿度、降水等天气因素所决定。”杨婧说。

人们常以“秋老虎”来形容出伏之后的天气,气候特征是早晚稍显清凉,午后则延续高温。

“出伏后,气温通常会逐渐下降,但‘秋老虎’现象还会存在一段时间,这是因为暑热消退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公众还是要注意防暑降温,做好自身保健工作,劳逸结合、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合理饮食。”杨婧提醒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嘉境已成:武汉嘉佰汇启幕滨江国... 长江之畔,商脉新生。8月15日,武汉嘉佰汇于二七滨江国际商务区璀璨启幕。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副主席陈欣先...
糖尿病与口腔健康高度关联!《“... (来源:上观新闻)昨天,针对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问题的科普力作《“糖友”口腔健康呵护手册》在上海书展首...
《河北日报》报道唐山丨共享研发... 转自:唐山发布共享研发设计,把好创意变成好产品——“共享智造”为特色产业集群带来什么(三)河北日报记...
德龙汇能涨2.13%,成交额3... 8月19日,德龙汇能(维权)盘中上涨2.13%,截至10:56,报6.72元/股,成交3573.44...
西安秦华燃气停气通知!涉及这些... 8月18日西安秦华燃气发布温馨提示尊敬的天然气用户:因燃气管网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及燃气管道施工维护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