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刘大毅报道 “我们出口的生鲜等不起啊!注册证书过期了,报关行说办不了手续,该怎么办?”一大早,沈阳海关12360热线工作室,电话听筒里传来一家生鲜外贸企业焦急的声音。“别急,请提供企业编码,我们马上查!”话务员迅速行动,通过查询系统发现企业符合重新办理注册登记的条件,立即按照规定流程向职能部门反映企业情况,联系业务窗口确认办理材料和时限。最终,企业在服务热线的帮助下加急完成重新注册登记手续。
这样的紧急协调,在12360热线已成常态。工作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您好,沈阳海关1236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话务员戴着电话耳麦,一边快速记录,一边在系统中查询或转办。热线自2010年9月开通以来,已成为企业和群众解决难题最直接的通道,累计受理解决各类问题超过18万件。
随着通关便利化、AEO互认等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企业咨询量也不断上升。为更精准答疑解惑,沈阳海关热线建立“业务专家走进工作室”机制,组建“热线专家库”,提升话务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他们还定期对话务数据“把脉问诊”,找出企业集中关注的问题。比如,发现近期冷冻品出口检疫咨询激增,便提前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详细的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南,把服务做在问题发生前。
热线不仅解决了业务难题,有时也化解了误解和情绪。“我要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凭什么对我的包裹强行征税!线上复核根本不行!”一位市民清晨打来电话,情绪激动。话务员耐心安抚,同时通过“热线接诉、现场办理”联动机制,迅速将情况转给负责的沈阳邮局海关。经查,问题出在代理公司录入收件人电话号码错误,导致线上复核无法通过。就在当天,沈阳邮局海关联系市民解释了原因并协助办妥了手续。
为让诉求解决得更快、更顺畅,沈阳海关12360热线还与辽宁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了知识库资源共享和工单互转,打造诉求解决的闭环链条。
一条热线、一群专业耐心的话务员,十多年如一日持续回应着来自企业和群众的每一个“急难愁盼”,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障企业进出口的顺畅,传递着辽宁营商环境的温度。
上一篇:网络侵权困局如何破?专家支招!
下一篇:千岗待选 求职求才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