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煜鹏
清晨8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河西街道甘南村早市已是人声鼎沸。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划破晨雾,新鲜蔬菜上的露珠折射着晨光,早餐摊升腾的热气与油条、包子的香气交织,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
早市一侧的健康服务区,是另一番忙碌景象。州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刚摆好设备,就围上来不少居民。“医生,我这血压最近有点不稳。”居民王大爷坐下后,医生熟练地为他测量,随后详细讲解注意事项。自河西街道党工委牵线促成共富义诊项目后,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半年来,这里累计提供诊疗服务500余人次,建立健康档案150余份,发放《妇幼保健知识手册》800余册。此次合作创新性融入“共富元素”——针对困难群体设立“健康帮扶基金”,通过医疗资源共享精准破解“因病致贫”难题,推动党建引领与共富实践深度融合。
19时,甘南村夜市渐入佳境。几十顶统一标识的蓝色帐篷沿街道排开,形成百米长的美食长廊。现炸的羊肉串吱吱冒油,卤味摊散发出醇厚香气,特色酸奶的酸甜味在空气中弥漫。摊主马师傅笑着说:“自从街道规范了夜市管理,来的人越来越多,我这小摊每天能多赚两百多块!”
广场上,非遗社火演出、乐器弹奏、青海花儿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不过,最热闹的当属非遗篝火晚会,随着熊熊火焰升起,身着民族服饰的舞者们跳起欢快的舞蹈,围观群众自发加入,手拉手围成大圈,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
据统计,自河西街道党工委创新探索党建引领模式以来,累计吸引客流超4万人次,带动110户商户实现销售额10万元以上。这组数据背后,是河西街道党工委“党建+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如今,早市叫卖声与夜市欢笑声交织成甘南村最动人的晨昏交响曲。街道党工委书记景凤表示,要让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持续发力,将这份“烟火气”转化为发展动能,书写更多党群连心促共富的生动故事,让服务民生更有温度,商圈人气更有热度,群众幸福更有浓度。